叶欣 作品数:4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保存 2014年的ASCO关于生育功能保护的指南中指出生育力保护的首选为系统治疗前的胚胎冻存/卵母细胞冻存,OFS的应用对于生育力保存的有效性,目前证据不够充分。患者目前已婚,欲生育力保存,可以进行胚胎冻存。来曲唑+促性腺激素... 叶欣 何奇关键词:乳腺癌 药物治疗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作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易于淋巴管侵犯、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IMPC患者与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IDC-NO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3-12-3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诊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9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IMPC患者21例,剔除1例行新辅助化疗者,共纳入首次治疗为手术的20例IMPC患者和首次治疗为手术的413例IDC-NOS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回顾性分析,并随访两者的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比较两者的发病年龄、肿瘤组织大小、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管内癌浸润、血管内癌浸润、神经管内癌浸润、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Ki-67、病理分期、分子分型、及复发转移和总生存率,分析两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IMPC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2.35%(21/892)。纳入研究的IMPC患者与IDC-NOS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65±9.38)岁和(51.17±10.83)岁,P=0.526;肿瘤组织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75cm(0.8~6cm)和2cm(0.3~5cm),P=0.794;淋巴结转移个数中位数分别为2个(0~16个)和0个(0~36个),P=0.192;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5.00%和34.78%,P=0.18。IMPC患者中淋巴管内癌浸润及血管内癌浸润的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IDC-NOS患者,P=0.002,P=0.002。IMPC患者与IDC-NOS患者中,ER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66.00%,P=0.012;PR阳性率分别为80.00%和66.30%,P=0.003;HER2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13.07%,P=0.007;Ki-67表达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5.00±19.08)%和(21.32±22.59)%,P=0.105。pTNM分期中IMPC患者Ⅰ期为30.00%(6/20),Ⅱ期为40.00%(8/20), 周晓云 何奇 王杰 杨莉 叶欣关键词: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学 淋巴转移 妊娠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探讨 被引量:4 2016年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PABC)是指怀孕期间及分娩后1年内确诊的乳腺癌[1]。乳腺癌是妊娠阶段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妊娠期间乳房肿块检查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如钼靶放射性对胎儿的影响;确诊为乳腺癌后,治疗时机的选择、手术和化疗对胎儿是否会造成影响,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叶欣 周晓云 籍敏 何奇关键词:乳腺肿瘤 妊娠期 新辅助化疗 吲哚菁绿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及其量效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吲哚菁绿(ICG)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皮下淋巴管及淋巴结的显影情况,寻找最佳浓度以提高SLNB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39例,采用ICG和亚甲蓝双示踪法行SLNB。浓度为1.25 mg/mL的ICG原液,稀释至不同浓度,注射体积1 mL;亚甲蓝注射1 mL(10 mg/mL)。记录注射不同浓度的ICG后,皮下淋巴管、淋巴结的显影情况及SLNB成功率。结果·ICG浓度对淋巴管及淋巴结显影率和最终活检成功率有影响(P=0.001)。在肿瘤位于乳房非外上象限(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及肿瘤位于外上象限未行切除活检(穿刺活检)组中,达到80%的皮下淋巴管显影率的ICG浓度为0.723 mg/mL(95%CI为0.595~0.915 mg/mL)。该浓度范围在这组患者中皮下淋巴结显影率为28%~53%,SLNB成功率为88%~92%;在肿瘤位于外上象限且已切除组中,皮下淋巴管和淋巴结显影率分别为50%~69%和20%~42%,SLNB成功率为76%~81%。2组的皮下淋巴管显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淋巴结显影及SLNB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8,P=0.232)。结论·ICG荧光法+亚甲蓝染色法的双示踪法行SLNB简单易行且活检成功率高,ICG最佳浓度为0.723 mg/mL,可提高淋巴管及淋巴结的显影率。 叶欣 崔嵘嵘 周晓云 王铮元关键词: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示踪剂 吲哚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