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唤玲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栽培
  • 2篇土壤
  • 2篇茯苓
  • 2篇茯苓栽培
  • 2篇辅导
  • 2篇辅导员
  • 1篇生态变化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生态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区...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区系
  • 1篇酶活性
  • 1篇酶活性变化
  • 1篇活性变化
  • 1篇高校
  • 1篇高校班级
  • 1篇高校班级管理
  • 1篇班风

机构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吴唤玲
  • 2篇余世金
  • 1篇孙慧群
  • 1篇王萍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茯苓栽培场土壤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变化初探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索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方法]在茯苓生产的主产区安徽省岳西县选择了3个栽培样地,在茯苓栽培前、后期两次从窖底50 cm和窖中25 cm两层采取土样,测定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以及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栽培前、后微生物总数平均下降了14.8%,细菌增加了2.3%,放线菌和真菌分别下降了52.6%、66.8%;两层比较,50 cm层比25 cm层放线菌下降多6.6个百分点,真菌下降多18.2个百分点。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降低了11.6%和12.2%,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降低了90.4%和91.7%。此外,根据微生物数量变化推测,茯苓可能产生化感物质。[结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降低以及化感物质的产生,反映了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差,应该都是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一些原因。
余世金孙慧群王萍吴唤玲
关键词:茯苓土壤微生物土壤酶
浅谈新形势下的班风建设被引量:1
2009年
当前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物质结构意义上的班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班风建设显得更加困难。本文就辅导员在新形势下的班风建设总结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吴唤玲
关键词:辅导员班风
浅谈高校班级管理被引量:2
2010年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学分制的冲击,如何改善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已迫在眉睫。而辅导员是高校管理工作最基层、最核心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本文从培养班干、构建团队,开展班级活动、强化学生中的先进群体的服务意识等角度论述了当前新形势下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对策。
吴唤玲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班级管理班级活动
茯苓栽培场土壤生态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明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原因。[方法]对岳西县里仁村茯苓栽培场栽培前和栽培结束约5个月后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大型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变化进行初步的生态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对于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原因,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可以排除;pH值有明显下降,推测是重要因素之一;蜚蠊目昆虫数量有明显增加,其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该研究为茯苓栽培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余世金吴唤玲
关键词:土壤生态茯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