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缪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KCC2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缪刺电针和患侧电针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型(K+-Cl-co-transporter,KCC2)表达的影响.
方法:各组于术...
- 李思思蒋松鹤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谷鹏鹏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镇痛作用
- 神经胶质细胞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6年
-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之一,大量文献研究显示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神经胶质细胞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神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各种神经活性物质,发挥信号转导通路功能,在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作用,电针刺激可通过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镇痛效应。本文就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国内外最新文献研究,对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及其参与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李思思屠文展钟燕彪姜霞蒋松鹤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镇痛神经胶质细胞
-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昆仑”穴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L4-6中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阐明脊髓中P2X4受体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镇痛作用及部分机制。 方法: 将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
- 姜霞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治疗P2X4受体
- 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受体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各组于术前及术后3、5、7、10、12、14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表达,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段用免疫组化检测Trk B受体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CCI模型组痛阈明显降低,电针组MWT和TWL值相对于模型组有所提高(P<0.001),且术后14 d电针组较模型组L4~6脊髓背角中Trk B受体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Trk B受体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电针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脊髓中Trk B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 李思思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谷鹏鹏蒋松鹤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TRKB受体
- 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 目的:观察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
- 李思思谷鹏鹏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蒋松鹤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活化作用镇痛效应
-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昆仑"穴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L4-6中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可以抑制脊髓中P2X4受体的表达,从而达到镇痛效果。方法:将4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
- 姜霞屠文展李思思吴佳豫周晔杨观虎蒋松鹤
- 关键词:电针神经病理性疼痛P2X4受体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L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做处理,假模组暴露坐骨神经2~3min,不打结,余大鼠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疼痛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7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每次30min,每天1次,连续7d;余组仅予固定,不做治疗。各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3、5、7、10、12、14d分别测量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14d处死大鼠,对脊髓L4-L6行免疫组化观察,检测小胶质细胞(Iba1)和BDNF蛋白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L4-L6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0.01),出现痛觉过敏;电针干预后,电针组较模型组痛阈明显升高(P<0.01);术后14d,模型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假模组,电针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少BDNF的表达产生作用。
- 李思思谷鹏鹏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蒋松鹤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
- 不同强度穴位贴敷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三伏天不同强度穴位贴敷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0例。4组取穴均为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命门、膏肓、肾俞、气海。3个治疗组统一采用复方白芥子处方(白芥子、白芷、细辛、延胡索)共研细末。治疗1组以姜汁调和上述中药粉末(即姜调贴敷)制成药饼贴敷,治疗2组、治疗3组用蜂蜜调和中药粉末(即蜜调贴敷)制成药饼贴敷,安慰剂组用小米粉和蒸馏水制成外观相同的假药饼贴敷。其中治疗1组、治疗2组贴敷2 h,治疗3组、安慰剂组贴敷6 h,于三伏天期间每周贴敷1次,连续贴敷5周。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周后的鼻症状总分(TNSS)、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并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各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治疗组TNSS、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其中治疗3组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1组、治疗2组(均P<0.05);治疗后3个治疗组EOS计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均P<0.05),各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优于治疗1组的76.3%(29/38)、治疗2组的71.8%(28/39)及安慰剂组的5.0%(2/40,P<0.05,P<0.01);治疗2组、3组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治疗1组(均P<0.01)。结论:不同强度穴位贴敷均能改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姜调贴敷刺激强度大,2 h贴敷后即可致皮肤出现水泡;蜜调贴敷较温和,未出现水泡,6 h蜜调贴敷疗效最佳。
- 胡奇妙谷鹏鹏姜霞姜方琦庄进飞郑海松杨观虎蒋松鹤
- 关键词:穴位贴敷随机对照试验
-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及脊髓背角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患侧电针和健侧电针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脊髓背角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KCC2)表达的影响,探讨患侧选穴和健侧选穴两种针刺方案的镇痛效应,以及KCC2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模型组、患侧电针组、健侧电针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治疗组于术后1周开始电针治疗,每天1次,连续7天。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机械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14天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KCC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01),电针治疗后大鼠MWT和TWL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升高,且患侧与健侧电针相比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提示,患侧电针组与健侧电针组脊髓背角组织及神经元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术后14天患侧与健侧电针组较模型组脊髓背角患侧KCC2表达显著增加(P<0.05),并且患侧电针组与健侧电针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患侧电针和健侧电针能产生类似的镇痛效果,均可减轻外周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痛觉过敏。患侧电针与健侧电针治疗均可抑制KCC2蛋白的表达下调,电针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脊髓背角中KCC2的表达实现的。
- 李思思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谷鹏鹏蒋松鹤
- 关键词:针刺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