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静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六价铬淡水水生生物安全基准推导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参照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导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的国家水质基准的技术指南"的程序和规范,筛选了我国广泛存在的淡水水生生物物种,收集现有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数据,结合课题组实验得到的部分本土生物毒性数据,分别采用物种敏感度排序法(SSR)、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以及澳大利亚的水质基准技术方法对我国六价铬的淡水水生生物安全基准进行了推导。获得了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六价铬的双值基准,3种方法得到的基准最大浓度(CMC)分别为23.97、22.84、29.06μg·L-1,基准连续浓度(CCC)分别为14.63、10.35、9.00μg·L-1,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但与美国的基准值有一些差异,建议使用SSD法推导CMC值和CCC值。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水质基准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用的基础资料。
- 廖静梁峰杨绍贵何欢孙成高世祥崔益斌
- 关键词:六价铬水质基准
- 关于我国六价铬淡水水生生物基准的探讨
- 中国现行的水质标准对于中国的水生生物存在着“过保护”或“欠保护”的可能。铬是14种最有害的重金属之一。由于铬的毒性较高,铬及其化合物被列入中国水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铬在环境中稳定存在的两种价态Cr(Ⅲ)和Cr(Ⅵ)却有...
- 廖静梁峰孙成杨绍贵
- 关键词:六价铬水质标准水生生物
- 文献传递
- 中国典型河湖水体铅的水生生物安全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采用物种敏感度排序法(SSR)对我国铅的淡水水生生物安全基准进行推导,并以太湖为例进行了流域水生生物安全基准推导。对于难以获得的本土生物毒性数据,开展了相应的毒性试验。获得了我国国家与太湖流域铅的水生生物安全基准值,基准最大浓度(CMC)分别为63.92、104.26μg·L-1,基准连续浓度(CCC)分别为1.21、4.06μg·L-1。同时,对我国主要河流以及太湖流域进行了铅的生态风险评价,联合概率曲线法显示影响5%水生生物种类的概率分别为66.22%和43.19%,熵值法则显示中国主要河流存在较大的铅暴露风险,因此,我国铅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大,主要河流与太湖流域存在铅污染问题。
- 王菲廖静茅丹俊孙成孙成杨绍贵周俊丽刘红玲高士祥
- 关键词:铅水质基准生态风险评价熵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