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澧水河口区与目平湖心区的基本生态特征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对澧水入湖口至目平湖的样带调查,系统研究了河口区和湖心区的水体、土壤和生物学等基本生态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水流速度从河口区至湖心区几乎呈直线下降,水深是河口区大而湖心区小,其它指标如透明度和水体营养含量(硝氮、氨氮、总氮、总磷)维持在一范围内波动的趋势。(2)湖心区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氮和磷含量,而河口区(壶口)的有机质、氮和磷含量相对较低。(3)河口区不适合水生植物生长,而湖心区是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区域,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4)湖心区的水文和土壤环境(如适当水流和水深,肥沃的土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河口区因水流速度太大、土壤相对贫瘠等是沉水植物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河口区和湖心区的水体理化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水流速度是调控生态特征变化的决定性或关键因子。
- 谢永宏李锋侯志勇陈心胜秦先燕
- 关键词:湖心子系统生态特征水生植物
-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9年
- 对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与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关键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土地利用方式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极其显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逐渐减小。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脲酶在整个土壤剖面中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都较大,而过氧化氢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只限于0—30 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与土壤剖面结构息息相关。
- 任勃杨刚谢永宏黄继山罗文泊秦先燕李锋侯志勇
- 关键词:洞庭湖区酶活性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