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香兰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6篇热流
  • 3篇地层
  • 3篇地层温度
  • 3篇地温梯度
  • 3篇东南
  • 3篇油气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琼东南盆地
  • 3篇热结构
  • 3篇南海北部
  • 2篇地热流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油气地质
  • 2篇油气地质意义
  • 2篇热体制
  • 2篇热物性
  • 2篇南海北部陆缘
  • 2篇大地热流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天津地热勘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1篇刘绍文
  • 11篇李香兰
  • 5篇李旭东
  • 4篇尹宏伟
  • 3篇郝春艳
  • 2篇徐明
  • 1篇朱传庆
  • 1篇王华玉
  • 1篇吴迪

传媒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库车前陆盆地的热流与深部温度分布特征
2024年
沉积盆地热体制对理解盆地的成因演化过程以及油气和地热能源资源评估等具有关键作用,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库车前陆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区,其热体制的准确厘定对于该区油气潜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系统连续测温与试油温度数据,结合地层热物性数据,详细研究了库车前陆盆地的现今热状态特征。库车前陆盆地的现今地温梯度介于17.3~25.7℃/km之间,平均值为21.5±2.6℃/km;大地热流范围为27.4~57.9 mW/m^(2)之间,平均值为40.9±7.2 mW/m^(2)。区域内1000~6000 m埋深处的估算温度范围及均值分别为26~49℃(36±4.6℃)、42~82℃(59±7.5℃)、64~113℃(82±10.3℃)、85~127℃(102±11.6℃)、98~140℃(119±12.8℃)与110~155℃(133±13.9℃)。库车前陆盆地现今热状态整体偏低,分布上表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盆地西部沉积物厚度大,沉积层因其低热导率形成热屏蔽效应,阻碍深部热量向地表运输。同时,盆地东部新构造变形强度更大,断层运动生热效应明显。盆地沉积物厚度差异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远距离效应作用下活动构造的强度差异联合造就了观测到的区域地热格局。
冯冠中刘绍文朱传庆朱传庆
关键词:大地热流地温梯度热体制库车前陆盆地
塔里木盆地热流、深部温度和热结构
刘绍文李香兰蔡黎
深水盆地地温场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国际进展与南海思考
<正>油气的形成、运移和保存等过程均与温度息息相关,盆地热状态的精准分析能为深水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支撑。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油气聚集的'黄金带'(Golden Zone)模式;以欧洲北海盆地和北美墨西哥湾盆地...
李旭东刘绍文李香兰尹宏伟
关键词:油气藏地温场成藏作用深水盆地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现今地热特征
2022年
沉积盆地热体制信息的准确获取对盆地成因演化动力学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琼东南盆地作为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已陆续获得重大突破,但其深水区的热状态特征还不甚明了。结合该区21口新钻井的地层测温数据和岩石热物性参数,文章揭示了琼东南盆地现今地热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平均热流值为73.2±8.67 mW/m^(2),平均地温梯度值为39.4±4.86℃/km,整体属于“热盆”。盆地的热流和地温梯度在平面分布格局上均呈现出“浅低深高”的趋势,其中,深水区的平均热流值要比浅水区高出16 mW/m^(2),其平均地温梯度值也要高出10℃/km,这一差异与岩石圈差异拉张减薄以及沉积物热披覆效应等因素有关。此外,研究表明盆地东部的长昌凹陷为热流高值异常区(>90 mW/m^(2)),其高热流背景与晚中新世以来的岩浆侵入和断裂活动等有关。上述成果为盆地深水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新的地热学参数和科学依据。
吴迪李香兰刘绍文朱继田李旭东李旭东尹宏伟
关键词:大地热流地温梯度热体制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岩石热物性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岩石热物性是盆地模拟和预测深部温度时不可或缺的参数。琼东南盆地是当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揭示该盆地的热状态和烃源岩热演化历史均离不开真实可靠的岩石热物性参数。前人虽然对南海北部地区的岩石热物性开展过相关研究,仍存在实测数据偏少、代表性不足和相互矛盾等问题,亟需新增一批新的实测数据来弥补该区基础地热参数的不足。文章对采自琼东南盆地19口钻孔的32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热导率、生热率以及密度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测试,揭示了它们的空间展布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主控因素,建立了琼东南盆地新生界地层平均热导率和生热率,据此估算出盆地沉积物的放射性生热贡献约占地表热流的33%。这些实测的岩石热物性参数为南海北部海域沉积盆地的盆地模拟和地热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
蔡黎李香兰刘绍文朱继田熊小峰李旭东李旭东
关键词:热导率生热率热物性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裂解的分布式变形模拟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和最重要的边缘海,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的交界处,构造活动十分复杂。由于对构造、气候、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理解的重要性,南海的扩张和演化机制一直备受关注。迄今为止,对南海的形成和演化依然存...
李香兰Frédéric Gueydan刘绍文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下地壳分布式
文献传递
琼东南盆地现今地层温度分布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19年
温度状态是决定油气形成与保存的关键因素,精准的深部地层温度预测对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琼东南盆地是我国当前深水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揭示盆地深部地层温度分布格局及主控因素是深水油气勘探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结合钻孔实测温度和系统的岩石热物性参数,文章揭示了琼东南盆地现今深部地层温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的优势储层温度为90~150℃(数据占比>70%),高于国外学者提出的储层“黄金温度带”(60~120℃),推测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高地热背景有关。此外,盆地T30—T70界面处的估算温度均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征,高温区域位于西部的崖南凹陷;深部温度分布格局与地层的埋深、热导率结构以及因区域拉张程度不同引起的基底热流差异等诸因素有关。成果为琼东南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及钻井工艺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地热学依据。
甘军吴迪张迎朝刘绍文郭明刚李香兰李香兰熊小峰王辉尹宏伟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华南上扬子区深部温度估算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盆地热体制及深部温度估算对油气和区域地热能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南方上扬子区是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近年来更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选区。然而,由于数据不足及研究目标的分散,该区的盆地热体制特征还有待深化。结合前人已有地热数据,并整合新近开展的稳态测温数据,我们揭示了上扬子区现今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分布特征,继而估算了1000~6000m埋深处的深部地层温度和2套主要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底界面处的温度。结果表明,上扬子区具有中-低温的地热状态,其现今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范围(平均值)分别为10~74℃/km(24℃/km)和27~118mW/m^2(64mW/m^2),整体上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增,呈现出"东北低、西南高"的分布趋势。1000~6000m埋深处估算温度的分布格局与地温梯度及热流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东北部的鄂西-湘北地区为低温区,中部的四川盆地其大部分为中温区,西南的云南地区为高温区。上扬子区现今地热分布格局受区域差异构造和岩浆作用控制。结合储层温度估算并综合其他油气地质资料,提出川东的石柱-涪陵、川南的威远-自贡-泸州和宜宾-长宁等区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层系是上扬子区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李香兰刘绍文徐明李旭东郝春艳
关键词:地温梯度热流地层温度四川盆地
华南下扬子区泥页岩热物性测试与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岩石热物性是研究盆地地热状态和构造—热演化过程的重要参数,也是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华南下扬子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选区块之一,页岩层系的热物性对于该区页岩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相关实测数据偏少,制约了对该区地温场及资源评价的认识。在18件泥页岩样品的热导率、生热率和密度等热物性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对下扬子区泥页岩的热物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估算了整个扬子区的现今深部地层温度。研究表明,下扬子区泥页岩热导率大多数在1.500-3.000W/(m·K)之间,实测平均值为2.174±0.682W/(m·K);生热率大多数在1.00-2.50μW/m3之间,大部分集中于2.00-2.50μW/m3之间,实测平均值为2.04±0.86μW/m^3。相比其他沉积岩类,页岩具有高生热率、低热导率的特殊热物性。样品间的热物性有相当大的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以岩石的热物性作为区分岩石类型的指标。此外,扬子区的现今地温从东部的江浙皖(下扬子区)向西至上扬子区,表现为逐渐降低,但川东南地区和西南的楚雄盆地为高温区。下扬子区泥页岩的特殊热物性具有重要的地热涵义,这使得泥页岩类似保温盖层,其热屏蔽效应会导致页岩层及其下的地层温度升高,而页岩层之上的地层温度降低。这一特殊岩石热物性引起的温度异常势必改变深部地层的温度场分布,进而影响到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过程。研究区页岩气资源评价中必须考虑页岩的这一特殊的热物理性质。
李香兰刘绍文徐明郝春艳王华玉
关键词:泥页岩页岩气下扬子区
塔里木盆地的热流、深部温度和热结构被引量:28
2017年
盆地热状态研究不仅对于探讨盆地成因演化动力学具有重要约束作用,也能为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地热参数。塔里木克拉通是我国三大古老陆块之一,其上叠合发育了我国内陆最大的海相沉积盆地,油气潜力大,是当前油气勘探的主力区块。塔里木盆地热状态早期研究都基于石油钻孔的试油温度数据,由于缺乏稳态的高精度地温测量,制约了对盆地精准热状态的认识。我们近年来对塔里木盆地开展了高分辨率稳态深井温度测井,并结合大量的岩石热物性参数测试,深入分析了塔里木盆地现今热状态及深部热结构特征。塔里木盆地地温梯度在15~30℃/km,热流为26~66mW/m^2,平均热流为43mW/m^2。相比其他盆地而言,塔里木具有低温冷盆的热状态,并与世界上典型的前寒武克拉通具有相似的地热背景。塔里木盆地自二叠纪以来无大的构造-热事件扰动,因故整体热状态偏低,盆内局部热异常与局部构造、基底形态或岩性横向差异引起的热折射效应等有关。塔里木盆地深部地温的横向分布特征受到盆地基底格局控制,盆地1 000m埋深处的温度为29~41℃,平均为35℃;3 000m的温度为63~100℃,平均为82℃;5 000 m的温度为97~160℃,平均为129℃。盆地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底界埋深处的地层温度整体仍处于液态窗之内。塔里木盆地长期的低温背景和深埋过程是盆地油气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地热条件。塔里木盆地热流配分表明,地壳热流占地表热流的主导,其中,沉积盖层的放射性生热约占盆地地表热流的20%,估算的地幔热流为6~15mW/m^2,这一范围与世界上前寒武克拉通的地幔热流一致。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存在显著的地热差异,且这一继承性热差异可追溯至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前,地热差异引起两大构造区的深部岩石圈的流变学和强度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从而造就了目前观测的差异活动构
刘绍文李香兰郝春艳李旭东
关键词:热流热结构地层温度塔里木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