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电气工程更多>>
-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法律服务供不应求且地区差异大,为了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需求,基层法律服务所逐渐成立并发展起来,虽然在满足基层人民的法律诉求,维护基层地区和谐安稳层面起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一直没...
- 王丹
- 关键词: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地位服务质量
- 菲律宾蛤仔对三价和五价无机砷的富集转化规律被引量:9
- 2017年
- 砷是具有类金属特性的污染物,不同赋存形态的砷毒性差异极大,海洋贝类由于其生活习性易于富集高浓度的砷,本研究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对象,探讨其在亚砷酸盐(arsenite,AsⅢ)和砷酸盐(arsenate,AsⅤ)暴露14天后的生物富集和转化规律。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对砷的积累量随海水中无机砷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菲律宾蛤仔鳃组织对砷的生物利用度很低,10μg/L暴露组菲律宾蛤仔鳃组织对砷的积累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菲律宾蛤仔对三价砷的生物利用度高于五价砷,且砷更易于在菲律宾蛤仔肝胰腺中积累。菲律宾蛤仔组织中无机砷转化过程主要包括As(Ⅲ)氧化,As(Ⅴ)还原和甲基转化。在对照组和各暴露组有机砷砷甜菜碱(As B)和二甲基胂酸(dimethylarsinic acid,DMA)是主要赋存形态,一甲基胂酸(monomethylarsonic acid,MMA)在100μg/LAs(Ⅴ)暴露处理后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在无机砷的限速转化反应中MMA可以较快地代谢或转化为其他赋存形态。无机砷在菲律宾蛤仔鳃组织中主要转化为DMA,肝胰腺中主要转化为As B。以上研究结果为阐明菲律宾蛤仔的生物富集和转化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为贝类安全养殖和食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陈丽竹王丹曹瑞文王清赵建民祝艳霞吴惠丰
-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砷
- 菲律宾蛤仔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基因克隆和免疫功能分析
-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古老的细胞因子,能够体外抑制巨噬细胞的随机迁移,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我们...
- 王丹
-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基因克隆免疫功能
- 有机分子对Si/PEDOT:PSS杂化电池界面的调控机理研究
- 硅/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Si/PEDOT:PSS)异质结太阳电池是优异的新型太阳电池之一,兼具无机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优势,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15%,具有较大商业潜力。但 p-n结界面的接触不理想,存...
- 王丹
- 关键词:欧姆接触有机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