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辉

作品数:3 被引量:18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硝化
  • 2篇硝化作用
  • 2篇反硝化
  • 2篇反硝化作用
  • 1篇氧化亚氮
  • 1篇栽培
  • 1篇栽培土
  • 1篇栽培土壤
  • 1篇三叶
  • 1篇三叶草
  • 1篇设施栽培
  • 1篇设施栽培土壤
  • 1篇生物炭
  • 1篇土壤N
  • 1篇土壤氮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 1篇酯酶
  • 1篇微生物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3篇王晓辉
  • 2篇朱永官
  • 2篇贾炎
  • 2篇钟敏
  • 1篇黄益宗
  • 1篇徐会娟
  • 1篇王晓英
  • 1篇郝晓伟
  • 1篇伍文
  • 1篇杨小茹
  • 1篇郑瑞伦
  • 1篇郭光霞
  • 1篇隋立华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与植物的磷素循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F群落均能显著地促进白三叶草植株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提高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的活性。Mnp处理中,白三叶草生物量最大,白三叶草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处理(-M)提高64.48%、61.48%和84.91%。不同菌根处理中,Mck处理显著地提高白三叶草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白三叶草磷吸收总量和茎叶磷吸收量分别比对照(-M)提高107.18%和91.91%,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相对对照(-M)分别提高54.33%和138.43%。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与AMF群落中的Acaullospora属孢子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则主要受Paraglomus属孢子数的影响。说明接种AMF群落可显著地影响土壤的磷酸单酯酶活性,从而影响白三叶草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
钟敏黄益宗伍文隋立华贾炎王晓辉郝晓伟王晓英王幼珊
关键词:磷酸单酯酶白三叶草
生物炭对设施退化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被引量:65
2013年
设施栽培土壤在人工调控下进行生产,长期处在高温高湿、无降水淋洗、高复种指数、持续大量施肥等特殊环境条件下,它的物理结构和生化性状产生很大变化。菜农因传统施肥经验而形成的盲目大量施肥行为造成氮肥的过量摄入,
王晓辉郭光霞郑瑞伦钟敏朱永官
关键词:生物炭设施栽培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农田土壤N_2O产生的关键微生物过程及减排措施被引量:111
2014年
氧化亚氮(N2O)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全球排放总量仍然在持续上升.它不仅可以产生温室效应,还可以间接破坏臭氧层,使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备受关注.土壤生态系统是大气中N2O的最重要排放源.本文详细论述了农田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以及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作用等过程产生N2O的微生物学机制,并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H、氮素、有机质、土壤温度和湿度)和土壤生物等方面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农田土壤N2O的减排措施进行总结,并就今后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调控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氮转化过程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朱永官王晓辉杨小茹徐会娟贾炎
关键词: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减排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