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颅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并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10例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多排螺旋CT(MSCT),将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作比较,探讨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病理证实,110例患者中,动脉瘤患者为95例(共115个病灶),静脉窦血栓患者11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例数为14例。在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中诊断出,110例患者中,动脉瘤患者为77例(共95个病灶),静脉窦血栓患者9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例数为11例,阴性患者例数为13例,符合率为88.18%。与MSCT检测方法(74.55%)相比,采用CTA进行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诊断中,能够较准确检测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并且与MSCT诊断方法相比,头颅CT血管造影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肖朝华李海军闫萍王美荣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 头颅CT联合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7年
-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是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多与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能为临床快速治疗提供参考。
- 闫萍肖朝华王美荣梁彬张乐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成像头颅CT缺血性脑卒中血液供应障碍动脉粥样硬化
- 正常脑老化过程中中央前回FA值与中央后回FA值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利用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脑老化过程中中央前回FA值与中央后回(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FA值差异性分析。方法 1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按性别及年龄分为女性青年组和男性青年组(≤44岁)及女性中老年组和男性中老年组(>45岁),所有志愿者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e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人为确定DTI感兴趣区[ROI为(18±2)mm2],机器自动测出左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FA值数据,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比较相同性别同一年龄组同侧中央前回FA值与中央后回FA值的差异。结果相同性别同一年龄组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中央后回FA值、右侧中央前回与右侧中央后回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脑老化过程中,相同性别同一年龄组中央前回FA值大于中央后回FA值,即中央前回白质纤维束完整性优于中央后回;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周玲王美荣耿左军吴秉坤董立英彭凯田娜
- 关键词:脑老化中央前回MR弥散张量成像FA值
- 头颅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指围生期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脑部病变,属于是一种严重窒息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HIE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多数患者由于脑部缺氧后脑细胞水肿、坏死、脑组织出血,临床表现为肌肉张力变化、兴奋或抑制、呼吸异常等。
- 王美荣闫萍
-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头颅CT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围生期新生儿脑部病变
- 螺旋CT在肺癌诊断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 2017年
- 肺癌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不同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导致医师很难对疾病患者进行明确诊断。以往临床上多采用X线检查对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但受重叠影像与低分辨率的限制,该检查方式疾病检出的准确率较低。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如今临床上已广泛采用螺旋CT对早期肺癌进行诊断。本研究回顾11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进行螺旋CT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 肖朝华王美荣闫萍
- 关键词:早期肺癌胸膜凹陷征分叶征毛刺征
- 螺旋CT诊断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与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分析螺旋CT诊断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与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检出率、肿瘤实质区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表面渗透性(permeability,PS)值,并与对侧正常脑组织区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脑胶质瘤采用螺旋CT扫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螺旋CT扫描检查共检出38例脑胶质瘤,检出率为95.00%;肿瘤实质区BF、BV、PS值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影像学特征表现为瘤体以低密度为主、占位征象以及手指状脑水肿。结论:对于脑胶质瘤,采用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准确定位诊断,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使用。
- 梁彬闫萍王美荣
- 关键词:螺旋CT脑胶质瘤影像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