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冰

作品数:17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3篇对流层
  • 3篇污染
  • 3篇流层
  • 3篇臭氧
  • 2篇对流层臭氧
  • 2篇气溶胶
  • 2篇全球气候
  • 2篇温室气体
  • 2篇污染物
  • 2篇降水
  • 2篇PM2.5
  • 2篇AIRS
  • 2篇大气污染
  • 1篇研究员
  • 1篇云辐射
  • 1篇云量
  • 1篇中国夏季降水
  • 1篇数对

机构

  • 16篇中国气象局国...
  • 12篇中国气象科学...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兰州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北京城市气象...

作者

  • 17篇谢冰
  • 13篇张华
  • 4篇汪方
  • 3篇赵树云
  • 3篇陈琪
  • 2篇李剑东
  • 2篇荆现文
  • 2篇李清泉
  • 1篇房永杰
  • 1篇王在志
  • 1篇李巧萍
  • 1篇端义宏
  • 1篇王菲
  • 1篇杨冬冬
  • 1篇王志立
  • 1篇石英
  • 1篇史学丽
  • 1篇任宏利
  • 1篇刘煜
  • 1篇李伟平

传媒

  • 3篇气象学报
  • 2篇气象科技合作...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大气与环境光...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硝酸盐气溶胶光学特征和辐射强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外对硫酸盐气溶胶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它在大气中的排放、含量、光学特征和辐射强迫有了深入的认识;由于硝酸盐气溶胶在大气中平均含量比硫酸盐低很多,因此过去人们对硝酸盐的研究没有给予重视。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硝酸盐气溶胶的散射性质在某些波段甚至强于硫酸盐;同时,由于未来对人为硫酸盐前体物的减排,硫酸盐气溶胶排放会大幅度减少,而硝酸盐气溶胶的排放却增长迅速,其在人为气溶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将会导致其在未来造成的辐射强迫有可能超过硫酸盐,使得其在地区范围内和季节尺度上成为重要的辐射强迫和气候影响因子。中国是硝酸盐气溶胶排放量较大的地区,硝酸盐对未来中国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就近年来有关硝酸盐气溶胶的排放和在大气中的浓度变化、光学厚度分布特征及其辐射强迫的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和介绍,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张华安琪赵树云谢冰刘茜霞
关键词:光学厚度
冰晶粒子不同形状假定对辐射收支和气候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将包含多形状冰晶粒子的冰云辐射参数化方案应用于全球气候模式中,详细讨论了冰云粒子从球形假定到多形状假定的变化对辐射场和气候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冰晶粒子形状假定的引入对冰云光学厚度、辐射通量和加热率以及温度场均有明显的影响。采用新的冰云方案使得全球平均云光学厚度值降低0.28(23%);热带地区降低最为明显,其差异绝对值可达1.02,而在中高纬度陆地地区,两者的冰云光学厚度差别较小。冰晶粒子形状假定改变将导致全球平均的大气顶出射长波辐射通量增加5.52 W/m^2(2.3%)。与观测资料的比较表明,多形状冰晶粒子假定明显减小了球形粒子假定对长波出射辐射的低估。对大气加热率廓线的模拟显示,多形状冰晶粒子假定会减弱短波辐射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同时增强长波辐射对大气的冷却作用;在热带对流层中高层,这两种影响尤为显著。冰晶粒子形状假定的改变对温度场有明显的影响,热带地区的对流层高层大气温度降低幅度可超过1.5 K。研究表明,冰晶粒子形状假定的改变对模拟的辐射和温度场均有重要的影响。
陈琪张华荆现文谢冰
关键词:冰云气候
参加第27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议总结
2019年
1概况2019年7月7-15日,国家气候中心任宏利、史学丽、李伟平、房永杰、谢冰、冯爱青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第27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大会。
任宏利史学丽李伟平房永杰谢冰冯爱青
关键词:IUGG
中国的PM2.5和对流层臭氧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对策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本文首先对中国PM2.5和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观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利用2010—2013年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卫星观测数据给出了对流层臭氧浓度在全球和中国地区的分布特征,其平均值分别为29.78DU和33.97DU。然后,利用一个气溶胶大气化学-全球气候双向耦合模式模拟了中国地区PM2.5的浓度分布和季节变化,其年平均值为0.51×10^(-8)kg/m^3。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5种典型气溶胶对PM2.5总浓度在不同季节的贡献。结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讨论了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及其前体物的排放与辐射强迫的联系,以及减排大气臭氧前体物和气溶胶颗粒物质(PM)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指出减排臭氧前体物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对短寿命的温室气体和黑碳气溶胶的减排是一种短期(未来50年)的辅助措施;为了保证全球平均温度增长不超过2℃,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是我们需要坚持的长期战略。短期和长期的减排战略对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张华陈琪谢冰赵树云
关键词:对流层臭氧PM2温室气体大气污染
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的自然源排放及气候反馈:IPCC AR6解读被引量:1
2023年
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Short-lived Climate Forcers,SLCFs)对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第六次评估报告(AR6)首次专门设立了关于SLCFs的独立章节,除了对人为源SLCFs评估以外,报告也包含了对于自然源SLCFs及其气候反馈的评估。特别地,在未来气候变暖和人为SLCFs持续减排的背景下,加深对SLCFs的自然源排放及其气候反馈的认识将更为重要。本文从自然源SLCFs排放评估、历史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排放变化、SLCFs的气候反馈几个方面解读了AR6中有关的最新结论。未来气候变暖情形下,闪电源NO_(x)、植被源BVOCs、生物质燃烧排放将会增加,土壤源NO_(x)、沙尘、海盐颗粒物和二甲基硫(Dimethlysulfide,DMS)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难以定量。同时,气候变化驱动着SLCFs的排放量、大气含量或寿命的改变,这些过程整体上造成的负反馈参数为-0.20 W/m^(2)/℃(-0.41~+0.01 W/m^(2)/℃),可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暖。
张华杨镇江苏红娟张丹瑜婷安琪袁畅李帅何静怡谢冰赵树云李柯
关键词:气候变化
东亚地区云对地球辐射收支和降水变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云覆盖地球表面约60%的区域。云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造成地气系统变冷和通过吸收地表与云下大气的长波辐射使地气系统变暖,这两种效应显著地影响着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平衡。同时,云通过影响大气水分输送和降水调节大气水循环,是大气中重要的水汽调节器。然而,历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和很多研究都指出,云是迄今为止影响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诸多因子中非常重要却又不确定性最大的因子。低云增加4%即可抵消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引起的2~3℃增温,反之会扩大相应的增温效应。东亚地区处于亚洲季风区,又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高排放区,使得该地区的云-辐射-降水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目前对东亚地区气候模拟的偏差和不确定性均与云辐射过程及其反馈有关。因此,极有必要研究东亚地区云对于辐射收支和温度的影响、揭示其与降水的关系及机制,为准确预估全球增暖情景提供科学基础。进而为国家制定保护环境和减缓全球变化的各项政策、进行国际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张华谢冰刘煜汪方王在志张金强李剑东胡斯勒图尚华哲陈勇航宣越建
关键词:温度降水
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云辐射反馈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2年
云的形成过程及其类型复杂多样,在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气候背景下,云在大气顶的净辐射效应为负值,即对地气系统起着强烈的冷却作用.云反馈过程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中不确定性最大的因子之一,其强度会随时间、空间、云量、云高、云光学厚度等发生变化.目前,观测研究和气候模拟都表示全球平均云反馈为正值,以热带高云高度反馈和热带海洋低云量反馈两个正反馈为主,但是云反馈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温室气体驱动的全球变暖下云如何对气候系统进行反馈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气候敏感度的估算并决定着气候模式对未来全球变暖预估的准确性.因此,云反馈强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制定.为此,本文回顾了云在气候系统中反馈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最后,对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全球和东亚区域云辐射物理过程模拟、模式不确定性分析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预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系统的科学参考.
张华王菲汪方汪方李剑东王在志李建李建王秋艳王海波游婷谢冰谢冰陈琪
关键词:云辐射气候变化
CWRF降尺度提高BCC_CSM1.1m对中国夏季降水跨季度动力预测能力
2023年
利用CWRF模式(Climate-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国家气候中心BCC_CSM1.1m业务预测模式短期气候预测结果进行中国区域降尺度,并使用1991—2010年3—8月逐日气温降水观测数据评估预测能力。结果表明:CWRF预测地面2 m气温、降水气候平均态的空间分布比BCC_CSM1.1m更接近观测,分布误差更小;在保持总体技巧不低于BCC_CSM1.1m的同时,CWRF对我国华东和华中地区的降水年际变化预测准确率更高;对不同强度的降水预测CWRF表现均优于BCC_CSM1.1 m模式,尤其在极端降水预测准确率上更优。总之,得益于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优化的低空物理过程模拟,CWRF降尺度可以提高中国夏季跨季度降水预测能力。
张焓梁信忠汪方谢冰李清泉
关键词:夏季降水降尺度
中国的PM2.5和对流层臭氧及其排放控制对策的综合分析
本文首先对中国PM2.5和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观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利用2010-2013年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卫星观测数据给出了对流层臭氧浓度在全球和中国地区的分布特征.然后,利用一个气溶胶大气化学-全球气候的双向耦合模式模...
张华谢冰赵树云
关键词:对流层臭氧PM2.5温室气体大气污染气候变化
基于CWRF区域气候模式的中国精细化区域气候预测系统建设
以区域气候模式为核心的动力降尺度气候预测方法,近年来逐渐得到应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CWRF区域气候模式建设中国精细化区域气候预测系统,用于国家气候中心汛期气候预测业务.所选的CWRF模式水平分辨率30km,...
汪方李清泉韩振宇李巧萍谢冰石英吴佳
关键词:气候预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