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晴
-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分数生成模型的同轴相衬CT重建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生成模型的同轴相衬CT重建方法及系统,属于放射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应用于X射线相衬CT成像,包括:S1、利用全投影角度下重建的同轴相衬CT图像建立训练数据集;S2、首先为所述训练数据集中的训练图...
- 胡春红李方志赵雨晴
- 一种基于降质显微CT图像的3D微血管结构分割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降质显微CT图像的3D微血管结构分割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了卷积层和最大池化层用以采集复杂的图像特征,并采用监督训练的策略,实现神经网络学习降质图像和已知的真实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实现...
- 胡春红 王子垚赵雨晴
- 基于分解扩散采样的同步辐射显微CT重建方法及装置
- 基于分解扩散采样的同步辐射显微CT重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收集全投影角度下重建且不含环状伪影的同步辐射显微CT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对训练图像施加设定时刻的随机微分方程扰动,将训练图像及扰动后的训练图像输入分数匹配网络模型...
- 胡春红李方志赵雨晴
- 一种基于降质显微CT图像的3D微血管结构分割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降质显微CT图像的3D微血管结构分割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了卷积层和最大池化层用以采集复杂的图像特征,并采用监督训练的策略,实现神经网络学习降质图像和已知的真实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实现...
- 胡春红 王子垚赵雨晴
- 基于不完全投影的X射线同轴相衬CT重建算法研究
- 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是一种基于相移机制的新型成像技术,它能够在具有相似衰减系数的不同材料之间产生较高图像衬度。同轴相衬CT成像技术是在同轴相衬成像与CT(computed tomography)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赵雨晴
- 关键词:X射线CT成像技术滤波反投影
- 基于深度学习的有限角投影相衬CT图像重建方法及装置
- 基于深度学习的有限角投影相衬CT图像重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等角度增量策略获取X射线相衬CT扫描的有限角投影数据;将有限角投影数据进行平场校正及暗场校正预处理,获得相位恢复前的有限角投影数据;将其通过相位恢复策略进行预...
- 赵雨晴李一珉胡春红
- 食管癌术后康复患者院外护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延续性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6
- 2016年
- 延续性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从医院延续到病人家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护士和病人乃至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病人的健康,是一种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世界67.5亿人口新发食管癌病例48.2万例,死亡40.7万例,排在各类恶性肿瘤第八位。
- 李惠霞赵雨晴王莹曹娜
- 关键词:食管癌院外康复护理问题
- 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护理
- 2011年
- 长春瑞滨(Vinorelline,NVB),别名诺维苯(本)、重酒石酸长春瑞滨、去甲长春碱,盖诺,是Pierre公司于1974年开发的一种比较新型的长春碱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化疗药物。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静脉炎为最受关注的不良反应,有报道其静脉炎发生率可达31.6%-89.5%[1],为长春新碱类最高。严重影响了晚期癌症患者的舒适.增加了护理穿刺的难度,同时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因此,静脉炎的预防已成为接受长春瑞滨化疗的患者延续生命、减轻痛苦、提高晚期生命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针对长春瑞滨的临床使用情况、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效果综述如下。
- 赵雨晴张春梅
- 关键词:静脉炎
- 食管癌患者失志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失志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13名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2版失志量表(DS-Ⅱ)、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食管癌患者DS-Ⅱ得分为(13.70±9.82)分,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是否手术、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家庭月收入、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社会支持是食管癌患者失志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食管癌患者失志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重视心理护理,调动患者积极情绪,降低其失志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范君李惠霞赵雨晴赵雨晴
- 关键词:食管癌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
-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反流与相关症状的轨迹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运用生态瞬时评估法进行症状轨迹评估,探究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反流与相关症状的变化轨迹及关联度。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5月在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食管肿瘤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14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开始进食后第1天~第4天的反流持续时间及反流、疲乏、疼痛、腹胀、失眠及咳嗽严重程度,运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观察各症状发展轨迹,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症状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术后早期症状轨迹变化趋势显示,反流严重程度、反流持续时间、疲乏、疼痛、失眠、咳嗽、腹胀的斜率依次为-1.156,-2.229,-0.263,-1.601,-2.141,-1.395,-1.157,代表相关症状初始水平的截距依次为3.938,3.375,2.968,4.488,4.650,3.994,3.952,相关症状初始水平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失眠、疼痛、咳嗽、腹胀、反流及疲乏。在时间效应下,疲乏、疼痛、失眠、咳嗽严重程度得分分别于开始进食后第1天~第4天的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与反流严重程度的交互效应下,开始进食后第1天~第4天反流严重程度均对腹胀严重程度影响不明显(P>0.05)。在时间与反流严重程度的交互效应下,开始进食后第1天、第2天反流严重程度对疲乏、疼痛、失眠影响不明显(P>0.05),但开始进食后第3天反流严重程度对疲乏、失眠有影响(P≤0.05),开始进食后第4天反流严重程度对疼痛有影响(P≤0.05)。结论:术后进食有利于术后症状的减轻,反流持续时间下降最为显著。开始进食后,失眠程度最重,疲乏、疼痛、失眠受反流症状影响较大。
- 赵雨晴李惠霞孙雪影宓佳颖卢琦赵岳
- 关键词:食管癌反流疲乏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