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君 作品数:6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更多>>
单相DC/AC逆变器大信号快速建模仿真方法 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并网及离网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提出并验证了包含控制及调制电路在内单相逆变器大信号模型快速建模仿真方法。理论计算方法可以获得单相逆变器环路设计所需大信号数学模型,用于指导控制器设计;脉宽调制开关模型平均建模方法充分保留了原始电路结构(如桥臂中点及电路接地点等),有利于充分观察内部电路及端口电压电流特征,尤其适合多变换器组合的系统级仿真。可以预测的是,所提方法不受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限制,具有较好的普适意义。 王建华 顾彬仕 段青 邱丽君 吕志鹏 王涛关键词:单相逆变器 DC/DC变换器 大信号模型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逆变器设计 被引量:7 2016年 传统的同步发电机能够实现调度运行、负荷功率分配、调压调频等多种功能,并且具有自平衡能力、大感性输出阻抗、下垂特性和大转动惯量等特点。假如微网逆变器能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那么它将像同步发电机一般支撑大电网的正常运行,同时能节约同步发电机所需的巨大空间,降低了成本。基于此,研发了一台基于同步发电机算法的新型微网逆变器,即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并且进行了并网/孤网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VSG算法的可行性,并且实现了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调频调压特性。 吕志鹏 郭育华 刘岚 邱丽君关键词:逆变器 虚拟同步发电机 微电网 利用小波能量特征的增长型自组织神经网络同调机组分群方法 被引量:4 2017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多尺度空间能量分布特征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同调机组分群方法。首先改进了同调机群识别判据,然后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空间能量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对机组功角摇摆曲线提取特征,将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及小波能量特征构成的综合向量,作为增长型自组织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调节阈值λ,得出不同精度的分群结果。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对只考虑时频域特征和同时考虑小波能量特征、时频域特征的同调机组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表明同时考虑小波能量特征、时频域特征的分群结果具有更高准确性。 杨越 王涛 顾雪平 岳贤龙 徐振华 邱丽君关键词:小波分析 自组织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室内无线和电力线双媒质协作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17年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无线和电力线信道衰落,考虑发射功率、中继位置和脉冲噪声等因素,该文对室内无线和电力线双媒质协作的放大前传和译码前传中继系统进行建模和性能分析。针对对数正态分布衰落下积分求解性能闭合表达式的难题,首先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变量和近似与Q函数变换等分别推导了放大前传和译码前传中系统采用选择式合并时的理论性能;接着根据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了功率分配、中继位置、信道衰落和脉冲噪声参数等影响系统性能的规律。仿真验证了推导的理论性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关结论为双媒质协作通信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陈智雄 韩东升 邱丽君关键词:协作通信 脉冲噪声 10kVA虚拟同步电机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2017年 虚拟同步电机由逆变器、直流变换器和系统电源3个部分构成,与电网并联后既可以向网侧发送能量也可以从网侧吸收能量,所以直流变换器的设计要求是允许能量的双向流动。提出了采用2个IGBT串联,在低压侧引出中线串入升压电感的方案。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实现直流变换器的升压和降压的主动切换控制,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和稳定中间直流电压。该设计的控制方法简单,稳压精度高,能满足10 k VA新型虚拟同步电机稳压储能部分的设计要求。 吕志鹏 卢国涛 刘岚 邱丽君关键词:直流变换器 切换控制 电网输电断面动态热稳定限值在线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2017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时气象环境和电网运行方式进行稳定断面功率限值在线计算方法,将静态的稳定断面限值转变为根据实时数据变化的动态限值,为电网精益化调控提供支撑。基于动态增容技术将外部系统的微气象数据接入调控系统进行线路动态载流量计算。基于电网模型和实时运行方式,采用支路开断分布因子计算输电断面的潮流动态转移比。基于节点对支路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实时分析稳控装置动作对开断后输电断面潮流的影响,对断面限值进行动态修正。提出的方法在南京地区调控系统进行了在线应用,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算法对于高峰时段提升断面输送能力的有效性。 朱斌 邱丽君 王勇 吴海伟 潘小辉 刘俊关键词:动态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