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 作品数:9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8 2017年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重症监护病房的出现使得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得到很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直至原发损伤得到合理处置。随着重症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使得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观察发现,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或出院的患者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继发表现,如体重减轻、肌肉萎缩使得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乏力、呼吸闲难和抑郁等。 张冉 陈亚平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 生命体征稳定 肢体功能障碍 生命支持 关节有毛病,运动助康复 2015年 在我国,近一亿人有骨关节问题,但就医率仅为15%。因此,掌握相关健康知识,积极防治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期专家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陈亚平 单祺雯关键词:肌肉力量 平衡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肌肉萎缩 锻炼强度 脊髓损伤患者营养代谢状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6年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可导致各种营养代谢异常,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本文主要阐述脊髓损伤后患者营养代谢评定方法、营养代谢的变化并分析潜在的原因。脊髓损伤后成人营养不良的评估量表主要有脊髓损伤营养筛查量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问卷。儿童营养不良的评定使用儿童营养不良筛查量表。营养过剩的评定常用体质量指数、腹围及双能X线。脊髓损伤后,患者总热量摄入增加,糖代谢紊乱,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冠心病风险增加,骨代谢异常。医务人员应参与患者营养管理,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使患者营养均衡。常规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营养代谢筛查、评定,建立营养支持团队。 胡志伟 陈亚平关键词:脊髓损伤 营养代谢 能量平衡 完善慢性功能性关节不稳定康复疗效评估体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前后的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年龄34~56岁,其中,男73例,女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疗程为2个月,评估康复前后即时、行走后疼痛(500米行走后,VAS评定)、患肢负重时间、星偏移距离平衡功能及动、静态足底压力。结果患足负重项康复前平均站立时间与康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时VAS疼痛评分康复前与康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2±0.27 vs 1.07±0.08,P<0.05);500米步行VAS疼痛评分前后差异显著(8.79±1.78 vs 4.51±1.78),但是仍显著高于健侧(5.41±0.42 vs 27.3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底动、静态峰值压力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压力:健侧前足(1095.30±61.28)gr/cm^2,患侧前足(1670.30±151.22)gr/cm^2负重增加,动态压力:健侧(1654.98±294.27)gr/cm^2,患侧前足(2822.30±312.28)gr/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即时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以及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500米步行后疼痛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无明显变化,生物力学未得到纠正限制了的治疗效果。 于惠贤 杨纯生 张冉 胡志伟 陈亚平关键词:康复治疗 足底压力 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患者双下肢平衡功能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骨与关节损伤之一,踝关节扭伤后容易造成踝关节不稳,导致反复扭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后双下肢平衡功能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了解受伤前后患者的平衡功能状况。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网上数据库、Science 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信息并评价文献质量后交叉比对,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篇文献进入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后双下肢平衡功能比较的Meta分析,研究对象共202例;3篇文献进入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前平衡功能比较的Meta分析,研究对象共220例。利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分析显示,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后患侧下肢(SMD=0.73,Z=4.99,P<0.000 01)及健侧下肢(SMD=0.69,Z=4.71,P<0.000 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平衡功能均有下降,生物力学方面表现为单足站立时重心摆动指数增大,重心偏移速度增大等,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受伤前即存在一些生物力学特征异常(SMD=0.42,Z=2.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患者双下肢平衡功能均受损,这些异常可能在受伤前就存在。在今后的研究中不适合将这类患者的健侧下肢作为对照组,并且在康复训练时建议进行双下肢平衡功能训练,预防再次扭伤。 张冉 于惠贤 胡志伟 陈亚平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扭伤 META分析 完善慢性功能性关节不稳定康复疗效评估体系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前后进行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门诊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患者,年龄34~56岁,其中男性73例,女性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疗程为2个月,康复前后分别做即时、行走后疼痛[500 m行走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肢负重时间、星偏移距离平衡检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评估。结果患足负重项康复前平均站立时间与康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时VAS疼痛评分康复前与康复后差异显著(5.32±0.27,1.07±0.08);500 m步行VAS疼痛评分康复前后差异有显著性(8.79±1.78,4.51±1.78),且显著高于健侧(5.41±0.42,27.31±5.48)(P<0.05);两组足底动、静态峰值压力分布无明显改变(P>0.05),静态压力:健侧前足(1095.30±61.28)gr/cm^2,患侧前足(1670.30±151.22)gr/cm^2负重增加,动态压力:健侧(1654.98±294.27)gr/cm^2,患侧前足(2822.30±312.28)gr/cm^2(P>0.05)。结论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即时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平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但500 m步行后疼痛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无明显变化,生物力学未得到纠正,限制了治疗效果。 于惠贤 杨纯生 张冉 胡志伟 何蕾 陈亚平关键词:足底压力 视觉模拟评分法 应用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外伤性腓骨肌痉挛2例 被引量:1 2016年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的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依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偏身型和全身型,以局灶型最为常见[1]。足踝部局部肌张力增高导致患者步行、平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患者运动或步行能力下降,因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容易反复等特点,引起了临床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了足踝部肌张力障碍疾病的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注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胡志伟 于惠贤 张冉 陈亚平关键词:肉毒素 痉挛 注射治疗 肌张力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及平衡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健侧足与患侧足在行走及静态平衡测试中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特征,从生物力学的视角了解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表现,以辅助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并制定安全有效的康复计划。方法选取70例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采用Free Med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分别记录双足在行走中的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压力中心点连线/足印长度、行走速度、足内侧、足外侧压力百分比,以及在单足静态平衡测试(睁眼/闭眼)时的身体重心摆动面积和身体重心摆动轨迹长度。结果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足在行走中的最大压力及平均压力均小于健侧足(P<0.05),患侧足的压力中心点连线/足印长度小于健侧足(P<0.05),双侧足的行走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内侧压力百分比与足外侧压力百分比较健侧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足静态平衡测试中,不论睁眼状态还是闭眼状态下,患侧足身体重心摆动轨迹长度和重心摆动面积均大于健侧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关节不稳患者在行走中双侧足的行走速度、足内侧与外侧压力分布无明显差别,但患侧足的平均压力和最大压力均小于健侧足,患侧的单足静态平衡功能较健侧减弱。 张冉 胡志伟 于惠贤 张肸 马佳良 陈亚平关键词:足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