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腮腺炎
  • 2篇水痘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腮腺炎
  • 2篇发病
  • 1篇带菌率
  • 1篇疫苗
  • 1篇疫苗保护
  • 1篇疫情
  • 1篇水痘暴发
  • 1篇流脑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季节前
  • 1篇免疫策略
  • 1篇抗体
  • 1篇抗体水平
  • 1篇儿童水痘
  • 1篇发病率

机构

  • 5篇重庆市北碚区...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重庆市长寿区...

作者

  • 5篇刘玉梅
  • 4篇周永超
  • 3篇周光华
  • 3篇朱丽霞
  • 1篇韩真明
  • 1篇匡珊珊
  • 1篇王伟军
  • 1篇袁海艳
  • 1篇朱丽霞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0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该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9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暴发疫情特征进行分析,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05—2019年北碚区共报告流腮病例6 076例,平均发病率60.23/10万。2005—2009年、2010—2014年和2015—2019年流腮发病率分别为58.24/10万、86.10/10万、34.96/10万。发病高峰出现在5月和12月,病例以5~14岁儿童(73.42%)和学生(72.99%)为主。在3个时期5~9岁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儿童,其中2015-2019年发病率478.73/10万,较2005—2009年下降36.77%。3个不同时期,0~4岁、5~9岁病例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P=0.001 7;χ^(2)=8.99,P=0.011 2)。学生病例在2005—2009年占76.58%(1 331/1 738),2015—2019年下降至66.74%(927/1 389),其构成比在3个不同时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01)。15年中出现暴发疫情35起,病例占总数的28.26%,在小学和农村最多见。结论 2005—2019年期间北碚区流腮发病率和暴发疫情先升后降,持续实施1剂次麻腮风疫苗(MMR)接种后,5~9岁儿童发病水平明显下降,但保护效率不足,建议提高两剂次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率。
朱丽霞周永超刘玉梅谢小琴马文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策略
重庆市北碚区0~6岁儿童水痘及突破病例流行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北碚区0~6岁儿童水痘流行特征及突破病例分布,评估1剂次水痘疫苗接种对发病的影响,为完善水痘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2017年北碚区0~6岁儿童水痘发病水平及突破病例分布特征。结果 2015-2017年北碚区共报告水痘病例2 119例,病例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共占80.56%(1 707/2 119),其中0~6岁病例640人,发病率636.36/10万,并呈现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间共发现突破病例217人,占接种史明确儿童病例总数的49.77%(217/436),突破病例中4~6岁占81.11%(176/217),其年龄分布与非突破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3 2,P<0.05);突破病例从接种至发病平均间隔(3.75±1.37)年,接种后<3年发病的占24.42%(53/217),≥3年发病的占75.58%(164/217)。结论接种1剂次疫苗后,5岁及以上儿童水痘发病风险仍较高,1剂次疫苗对儿童的保护不足,建议提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并在学龄前开展第2剂次疫苗接种,减少幼托机构和学校暴发风险。
朱丽霞刘玉梅周光华周永超
关键词:水痘发病率
一起幼儿园水痘暴发及疫苗保护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某幼儿园一起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疫苗接种保护效果,为控制水痘暴发、完善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水痘暴发病例信息以及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暴发流行特征和疫苗保护效率。结果共报告水痘暴发病例24例,分布在5个班,其中大一班病例占50.00%,全园儿童罹患率8.99%(24/267),疫情持续31天。5岁及以上儿童罹患率15.07%,高于4岁及以下儿童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26,P<0.01)。发现水痘突破病例14例,其中接种年限≥3年的占64.28%。全园儿童中,接种过1剂次疫苗儿童的罹患率7.29%,低于未接种者的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4,P<0.05),疫苗保护效率53.33%。结论1剂次疫苗接种对幼儿园5岁以上儿童保护不充分,在有较高接种率的幼儿园仍可能暴发水痘。建议强化幼儿园水痘疫情监测和早期处置,完善现有接种策略。
朱丽霞周永超刘玉梅周光华康光鸿
关键词:水痘
2007年重庆市流脑流行季节前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率调查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解重庆市流脑流行季节前健康人群免疫水平和带菌状况,预测发病趋势,提出新的免疫策略,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按照全国流脑监测方案并结合重庆市2006年流脑疫情情况,选择重庆市北碚区、长寿区和万盛区为2007年流脑监测点,采集0-、5-、10-、15-、25-、35-及45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静脉血和咽拭子,分别进行抗体水平和带菌率检测。结果显示,重庆市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6.02%(485/638),C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为47.65%(304/638),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简称Nm)带菌率为0.47%(3/638)。重庆市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C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较低,提示该市大部分人群对A群流脑有免疫作用,但c群抗体水平较低,有引起局部流脑爆发的风险。
王伟军匡珊珊韩真明刘玉梅犹春强勾能周光华周霜赵霜眉
关键词:流脑抗体水平带菌率
北碚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2005—2012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特征,为制订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事件及关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80.51/10万;暴发事件27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病例共1388例,占病例总数的34.80%。暴发呈双高峰分布,5、12月最多,疫情平均持续(70.5±25.8)d。82.35%的镇/街都出现过暴发,其中天生、歇马、北温泉三地暴发最多、最频繁。暴发病例中97.41%是学生,以7~12岁儿童为主,占74.71%。小学生罹患率为5.52%,高于中学生的1.99%;春季学期罹患率为5.33%,高于秋季学期的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种率低、未免疫人群积累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且暴发不断的最主要原因,应强化对学生腮腺炎疫苗的接种查验,及时开展疫苗补种或实施强化免疫。
朱丽霞袁海艳周永超刘玉梅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