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耿寰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生防细菌作用机理及其防治荔枝病害应用情况被引量:3
- 2019年
- 生防细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菌。本文介绍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生防细菌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在荔枝病害防治上的应用情况。
- 施国驹李菊馨吴耿寰王丽萍谢红辉
- 关键词:生防细菌芽孢杆菌属土壤杆菌属荔枝
- 信息意识的运用分析
- 2010年
- 文章分析了现代信息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提出了信息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准确、及时、全面、有用的提供信息。
- 吴耿寰
- 关键词:信息管理人员
- 可可毛色二孢相关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概况被引量:4
- 2019年
-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Griffon & Maubl.)是一种全球性的土传病原真菌,其寄主广泛,可引起多种植物病害,病害症状多样化。可可毛色二孢是一种弱寄生菌,引发的病害多与气候环境、伤口、植株生长势和品种有关,病菌生长对于光照的需求与否存在较大争议。综合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是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
- 谢红辉王丽萍吴耿寰
- 关键词:发病规律
- 不同海拔栽培附子的毒性指标和药效指标比较分析
- 2023年
- 为了解云南不同海拔栽培附子与道地产区出产附子的品质差异,以云南西北地区9个不同海拔栽培的附子为试材,以四川江油附子为对比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附子样品中的3种毒性检测指标物(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和3种药效检测指标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9个高海拔试验田种植的附子毒性检测指标物含量明显低于四川江油对比样、药效检测指标物含量明显高于四川江油对比样;且在海拔为2169m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等地,附子的毒性检测指标物含量较低,接近药典规定的毒性指标,药效检测指标物含量远高于药典规定的药效指标。此发现,可为利用海拔优势推广种植高效低毒附子的栽培研究提供参考,为当地布局优势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 张美华谭奕为李伟强黄倩盈吴耿寰徐天才
- 关键词:附子海拔生物碱
- 基于农业科研资源的特色科普体系构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工作或将成为科研单位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探索农业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协同开展科普工作的高效模式,提高创新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分析其如何结合情势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并优化现有的科技人才、科研设施、科技成果等资源应用于科普工作中,突出优势,办出特色的科普工作经验。提出了科研机构在分析、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构建担负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以外,兼具以培养科研队伍及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为重要目的的科普体系,为科研单位高质量开展特色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 李伟强梁立娟张美华罗清池昭锦谢红辉莫德原黄倩盈吴耿寰
- 关键词:科普农业科研院所特色资源
- 秋水仙素在诱导我国果树多倍体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多倍体育种是创造和选育果树新品种的重要途径,秋水仙素是目前果树多倍体诱导使用最广泛和有效的试剂。对近年来我国果树在秋水仙素多倍体诱导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包括利用秋水仙素诱变已经获得多倍体的果树种类及其品种,诱导多倍体的途径及倍性鉴定方法,指出目前果树存在获得新品种较少及嵌合体问题,并对上述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及建议。
- 张美华李慧敏莫干辉谭奕为苏文潘李伟强李菊馨黄倩盈吴耿寰莫德原
- 关键词:秋水仙素果树多倍体
- 6株纤维素降解细菌菌株的分离及其酶活性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从剑麻渣中分离出6株具有较强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细菌菌株(MZ-41、MZ-12、MZ-33、MZ-54、MZ-85和MZ-216)。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6株菌株的内切纤维素酶(EG),外切纤维素酶(CBH),β-葡萄糖苷酶(BGL)和滤纸片酶FPase的活性。结果表明,6个菌株4种酶的活性范围分别为13.90~53.95 U/mL、2020.94~3067.64 U/mL、1518.47~2586.93 U/mL和411.14~822.08 U/mL。所分离的菌株具有开发生产纤维素酶的能力,可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功能菌株。
- 王丽萍李菊馨黄显雅吴耿寰谢红辉
- 关键词:纤维素酶降解效果
-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木薯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木薯研究的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从文献计量分析法的角度采用Excel及CiteSpace软件统计、绘制可视化图谱,分析文献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及核心期刊数据库中载文期刊、核心作者群及机构、研究热点、前沿动态等。结果表明:木薯研究文献数量呈波动上升后趋向平稳,后略有下降;研究基础成熟,核心数据库中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团队;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木薯淀粉研究热点最高,加工方面的研究最为热门;前沿分析发现今年木薯研究突变词较少,"表达分析"、"基因克隆"等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综上结果,木薯研究已成为较成熟的领域,未来木薯研究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扩宽研究领域,积极开发新热点,进一步推动木薯产业的发展。
- 李菊馨周海兰谢红辉林秀群吴耿寰梁立娟
- 关键词:木薯文献计量法CITESPACE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