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强强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土壤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农作
  • 2篇农作物
  • 2篇作物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富硒土壤
  • 2篇
  • 1篇稻根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6篇江西省地质调...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江西省地质矿...

作者

  • 6篇周强强
  • 4篇张涛亮
  • 4篇刘冰权
  • 3篇文帮勇
  • 1篇周梵
  • 1篇黎广荣
  • 1篇谢振东
  • 1篇王继强
  • 1篇郄海满
  • 1篇张娟
  • 1篇黄锦

传媒

  • 1篇岩矿测试
  • 1篇江西科学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地质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江西赣县清溪地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和水稻根系土硒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21年
江西赣南地区是典型的硒缺乏地理分布区,但近年来研究成果表明该地区稻谷富硒率高,土壤与稻谷富硒存在不一致的原因尚不明确,探讨土壤和稻谷硒含量特征和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对赣南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利用和富硒农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赣县清溪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ICP-MS/OES)等方法测定了研究区1734件表层土壤、57组稻谷及配套根系土硒等元素含量及硒形态地球化学指标;系统分析了区内土壤硒含量和分布特征、稻谷硒含量特征,探讨了根系土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以足硒、富硒区为主,土壤硒含量与成土母岩关系密切,不同成土母岩区土壤硒含量规律为:古生代变质岩>中生代花岗岩>新元古代变质岩>中生代陆源碎屑岩>新生代第四系。根系土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土壤标准,稻谷富硒率为64.91%,稻谷对土壤硒的富集能力强(富集系数20.05%),当根系土硒含量≥0.25mg/kg时,水稻富硒率高达70.83%,能够稳定产出优质富硒水稻。硒的赋存形态是影响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总硒含量较低时,水溶态、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硒的占比高,从而提升了硒的生物有效性;有机质含量低,对硒吸附能力弱,也是硒生物有效性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认为,赣县清溪地区富硒、足硒土壤开发利用时,综合考虑土壤硒含量、土壤理化指标、硒形态对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有利于科学指导天然富硒土地划定和富硒水稻产业开发。
刘冰权沙珉谢长瑜周强强魏星星周梵
关键词:土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
江西赣州梓山地区富硒土壤重金属元素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8
2017年
在江西梓山地区采集土壤样712件、水稻样46件,分析该区土壤、水稻中As、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安全性。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清洁和较清洁土壤图斑面积为11 883.06hm2,占全区面积的96.82%;轻微污染的土壤图斑面积为368.66hm2,占全区面积的3.00%;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图斑主要分布于富硒土壤区。水稻中As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水稻对As等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受其土壤总量及其有效性制约,而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主要受重金属总量与TFe2O3的控制。研究区土壤脱硅富铁铝的特征表明,该区土壤As等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较低,可开发富硒水稻。
郄海满文帮勇王继强周强强刘冰权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安全性评价
赣西典型小流域河道镉元素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1 km×1 km的网格化区域调查及针对重点异常区的"T"型剖面追踪查证,研究了赣西泸水流域上游干流重金属的分布分配规律,发现泸水沿岸约50~500 m范围内的农田土壤中存在显著的Cd异常带。在山前盆地、岗丘洼地及水库处的表层土壤形成了3处浓集中心,其含量依次为2.00 mg/kg、1.87 mg/kg和1.34 mg/kg,对应的垂向剖面土壤平均含量依次为2.33 mg/kg、0.40 mg/kg和0.19 mg/kg,说明Cd元素扩散受水流控制明显,易在水动力减弱的平缓地带沉积,且异常程度从上游往下游逐渐降低;在河床横断面上,土壤Cd元素在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岗坡的平均含量依次为7.73 mg/kg、0.46 mg/kg、0.22 mg/kg、0.18 mg/kg,即微地形随着高程增加,Cd元素含量越低,说明Cd元素主要来源于河流上游,且受微地形影响显著,易沉积于地势低洼处。
周强强文帮勇张娟张涛亮
关键词:盆地钨矿CD
高安市大城镇地区富硒土壤与农作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结果为基础,对高安市土壤与农作物硒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37mg/kg,Ⅰ、Ⅱ类土壤面积占总面积97.57%,富硒土壤分布范围广;根系土-农作物体系中,花生和水稻中Se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8mg/kg,0.04mg/kg;硒有效态含量与全量比值的平均值为3.64%;研究区土地质量良好,富硒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和花生,富硒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揭江民黎广荣刘冰权卢先峰周强强张涛亮
关键词: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赣东北万年地区富锗土壤与农作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锗元素在工业和医疗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所以富锗土壤的开发具有很大意义。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需求,紧密配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上饶市万年县部分地区的土壤与农作物中锗的含量并对研究区开展地球化学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稻样品锗元素的含量变化范围在0.003~0.010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0.005 mg/kg;水稻根系土壤中锗含量较高,变化范围1.61~2.74 mg/kg,全锗的平均含量为1.98 mg/kg,稍小于该地表层土壤背景值。同时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区内I类及II类土壤分布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68%,且齐埠乡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优等。水稻中Ge元素与土壤中的Hg、Ge的含量呈极低正相关关系,且与土壤的p H呈低度正相关关系;水稻中Ge元素与土壤中As、Cd、Cr、Cu、Pb、Ni、Zn、Se、有机质、CE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Cr、Cu、Ni、Se、有机质、CEC与水稻Ge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水稻中,Se、Zn、Cd、Cu、Hg等元素为高富集元素;Ni为中富集元素;Ge、As、Cr、Pb为低富集元素,即元素的含量与水稻自身的吸收富集能力有关。因此研究区具有一定生产富锗粮食作物的条件。
张根秀揭江民刘冰权卢先峰周强强张涛亮
关键词:农作物地球化学特征
赣南大余地区农田土壤As、Cd元素化学形态含量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通过分析赣南大余地区农田土壤As、Cd元素化学形态含量,研究土壤中As、Cd元素形态含量特征和垂向变化、全量与形态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赣南大余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残渣态As、离子交换态Cd含量分别为22.14mg/kg和0.437mg/kg,分别占其总量的76.88%和54.97%;异常区表层土壤As、Cd元素的活动态百分比含量分别为4.03%和70.29%,分别高出对照区1.55倍和0.61倍;受污灌或洪水漫淹的农田土壤中As、Cd元素活动态含量具有垂直分布特征,其在0~20cm的表层土壤中富集显著,而20cm之下的土层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表层土壤As、Cd元素总量增加,残渣态As和离子交换态Cd的百分比含量增加,而其它形态的百分含量下降或无显著变化。
文帮勇黄锦张涛亮周强强谢振东
关键词:农田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