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2篇肱骨
  • 2篇肱骨髁
  • 2篇骨水泥
  • 2篇关节
  • 1篇治疗儿童
  • 1篇上骨折
  • 1篇手术
  • 1篇肿瘤
  • 1篇肘关节
  • 1篇肘内翻
  • 1篇肘内翻畸形
  • 1篇肱骨髁上骨折
  • 1篇肱骨髁上截骨
  • 1篇髁上骨折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内翻
  • 1篇内翻畸形
  • 1篇截骨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海南省妇女儿...

作者

  • 4篇马瑞雪
  • 4篇夏天
  • 3篇王达辉
  • 2篇裴新红
  • 2篇宋君
  • 1篇宁波
  • 1篇郑一鸣
  • 1篇徐平
  • 1篇景延辉

传媒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PDCA质量改进与临床路径的探索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采用质量管理方法(PDCA),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SOP),降低学习曲线,提高骨科专科医师对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成功率。
王达辉裴新红宋君徐平郑一鸣夏天景延辉马瑞雪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PDCASOP
等分线法肱骨髁上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初步探讨等分线法肱骨髁上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小儿骨科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骨科共35例采用等分线法肱骨髁上截骨治疗的肘内翻畸形患儿临床资料。男27例、女8例,左侧21例、右侧14例;测量35例患儿术前、术后的提携角、Baumann角、肱骨干轴线与肱骨远端干骺端夹角,采用Mayo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包括疼痛、运动范围、稳定性、日常生活功能4个维度)。结果35例患儿均获得完整随访。术前提携角(-23.0±7.81)°、Baumann角(3.74±1.35)°、肱骨干轴线与肱骨远端干骺端夹角(22.69±6.39)°;术后提携角(10.51±3.62)°、Baumann角(18.44±4.02)°、肱骨干轴线与肱骨远端干骺端夹角(4.01±1.93)°;对比35例患儿术前和术后的提携角、Baumann角及肱骨干轴线与肱骨远端干骺端夹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7.1%(34/35)。结论等分线法肱骨髁上截骨设计合理,可获得较好的肘内翻矫正效果。
朱立宁夏天周敏马瑞雪甘先民
关键词:肘关节截骨术外科手术儿童
骨水泥在儿童特殊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骨水泥填充治疗难以应用植骨的小儿骨病变的疗效及分析。方法 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进行骨水泥填充治疗骨病变10例(11处)。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15岁,平均8.2岁;感染性病变7例(骨结核4例、非特异型感染3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股骨5例、胫骨3例、尺骨1例、髂骨1例、髋臼1例。手术中先对病灶取活检,冰冻病理提示病变为感染或无法植骨的肿瘤后,对病灶彻底清创,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1例同时使用外固定架和髓内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6~12周,目前术后骨水泥尚未取出。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2.4个月。随访患儿中,感染或肿瘤性病变均无复发,无疼痛,无病理性骨折发生。累及下肢骨患儿,均恢复完全负重。受累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1例慢性骨髓炎患儿因病灶完全破坏胫骨远端骨骺,术后1年出现胫骨短缩、踝内翻,余患儿受累骨力线良好。结论骨水泥对小儿骨感染病变和无法植骨的肿瘤性病变进行填充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该方法为难治性儿童骨病变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夏天宁波宋君裴新红王达辉马瑞雪
关键词:骨水泥成形术骨肿瘤儿童骨感染
儿童骨与关节结核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骨与关节结核的疗效及分析.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进行手术治疗儿童骨与关节结核 11例 .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1~14岁,平均5.2岁;脊柱结核5例、髋关节结核5例、多发...
夏天王达辉马瑞雪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骨水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