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 作品数:5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 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更多>>
350 mJ LD侧面抽运Nd:YAG无水冷调Q激光器 被引量:11 2016年 研制了一台无水冷激光二极管(LD)侧面抽运高能量、高光束质量全固态Nd:YAG调Q激光器。激光器采用半导体制冷器(TEC)进行整体冷却,有利于激光器的小型化、便携化。实验使用的Nd:YAG晶体棒尺寸为φ7mm×100mm,掺Nd的原子数分数为1.1%,LD抽运的最大峰值功率为15kW。在10 Hz重复频率下获得最大脉冲能量为350mJ、脉冲宽度为9.7ns、光-电转换效率为6.7%、能量稳定度小于5%的1064nm激光输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束质量M2分别为7.7和12.3。 董剑 刘学胜 司汉英 彭超 刘友强 曹明真 王智勇关键词:激光器 ND:YAG激光器 激光二极管侧面抽运 700 mJ紧凑型激光二极管抽运Nd:YAG主振荡功率放大系统 2018年 报道了一种紧凑型激光二极管(LD)侧面抽运的高能量全固态Nd:YAG主振荡功率放大系统。放大系统整体采用半导体制冷器进行冷却,实现了激光系统的紧凑化和小型化。主振荡器使用了直径为7 mm、长度为100mm、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1.1%的Nd:YAG晶体棒,在10 Hz重复频率下获得最大脉冲能量为350mJ、脉宽为9.7ns的激光输出。功率放大级使用直径为7.5mm、长度为134mm、掺杂浓度为1.1%的Nd:YAG晶体棒作为增益介质,放大后得到了能量为700mJ、脉宽为10ns的激光输出。 董剑 刘学胜 司汉英 彭超 曹明真 何欢 刘友强 王智勇关键词:激光器 全固态激光器 半导体制冷器 激光二极管抽运 主振荡功率放大 多波长半导体激光阵列端泵Nd∶YAG脉冲激光器 被引量:8 2018年 研制了无温控多波长激光二极管阵列端面泵浦Nd∶YAG电光调Q激光器。采用4 000 W多波长准连续激光二极管阵列作为泵浦源,快轴准直镜与透镜导管作为泵浦耦合系统,端面泵浦6 mm×60 mm的Nd∶YAG晶体,并采用RTP晶体进行电光调Q实验。在重复频率5 Hz、室温(25℃)时,激光器获得了最大输出能量74.4 m J、脉宽15 ns的1 064 nm脉冲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到11%。在25~55℃的工作温度下,对多波长LDA的光谱特征与激光器的输出特性作了测试,激光器输出能量随着工作温度的上升而先迅速下降再逐步保持稳定,当重复频率分别为5 Hz和10 Hz时,激光器对应的最低输出能量分别为48 m J与37 m J。 彭超 刘学胜 司汉英 董剑 曹明真 刘友强 王智勇关键词:全固态激光器 透镜导管 电光调Q 高能量全固态激光器的透镜导管耦合系统设计 2016年 激光二极管阵列(LDA)的出射光束空间分布不均匀,发散角大,难以直接用于端面抽运的固体激光器中,需要对LDA输出光束进行整形耦合。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出一款适合端面抽运全固态激光器的耦合系统,该耦合系统由快轴准直镜与透镜导管组成。着重研究了透镜导管的耦合效率与透镜导管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光线追迹得出最佳耦合系统参数。设计的透镜导管长22 mm,输入面尺寸为12 mm(快轴)×9 mm(慢轴),输出面尺寸为3.5 mm×3.5 mm,输入端球面曲率半径为14 mm。该系统耦合效率可达90.7%,距输出端1 mm处的光束发散角为0.38 mrad(快轴)与0.02 mrad(慢轴),可使抽运光和固体激光器振荡光达到良好的光束匹配效果。 彭超 刘学胜 杨光辉 董剑 曹明真 刘友强 王智勇关键词:激光器 全固态激光器 透镜导管 ZEMAX 双程放大740 mJ TEC冷却LD泵浦Nd∶YAG激光器 被引量:4 2018年 报道了一种实现高能量输出的激光二极管(LD)泵浦无水冷全固态Nd∶YAG双程放大器结构。整个放大系统采用了泵浦与晶体棒集成的模块以及半导体制冷器(TEC),从而实现了激光系统的小型化。总腔长为730 mm。在10 Hz重复频率下,主振荡器得到了最大脉冲能量为350 m J的激光输出。脉宽为9.7 ns,光束质量M^2在两个方向分别为7.7和12.3。并进行了双程放大的研究,双程放大后得到了740 m J、10 ns的激光输出。 刘学胜 董剑 徐爱东 彭超 刘友强 曹明真 何欢 王智勇关键词:LD泵浦 主振荡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