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海 作品数:7 被引量:20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涪陵地区页岩含气量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1 2017年 目前页岩含气量的预测获取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解吸法、测井解释法、等温吸附法、线性拟合法以及地震反演法等,但每种方法都存在不足,因此研制了涪陵地区页岩含气量计算模型,为页岩资源量评价奠定基础.以岩心实验为基础,筛选并分析了研究区页岩游离气含量和吸附气含量的主控参数,分别建立了游离气含量和吸附气含量的计算模型,最终利用该模型得到了研究区页岩含气量与孔隙度、TOC和深度的演化图版以及单井页岩含气量分布特征.当孔隙度和TOC一定时,页岩含气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幅度逐渐降低;当深度一定时,页岩含气量随孔隙度和TOC的增大而增加.A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含气量呈现"上低下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的特征;其中下部Ⅰ段储层段,总含气量高达7.76m^3/t,游离气含量占60.57%,为优质层段. 张晓明 石万忠 舒志国 徐壮 王超 袁琪 徐清海 王任关键词:石油地质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8 2015年 页岩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的独特规律,页岩气储层的研究是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对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需要对本区页岩气储层做进一步研究。基于大量实验室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目的层段总有机碳(TOC)含量介于0.55%~5.89%,平均为2.54%,且具有自上而下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基于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页岩中黏土矿物含量介于16.6%~62.8%,平均为40.9%,自上而下逐渐减少,脆性矿物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总量介于37.2%~83.4%,平均为59.1%;基于氦气注入法检测了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实测氦气孔隙度介于1.17%~7.98%,平均为4.61%,目的层段孔隙度呈现出'两高夹一低'的三分性特征;稳态法水平渗透率介于0.002~335.209 m D,平均为23.785 m D;通过高压压汞法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介孔级别的孔隙发育,且介孔提供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而介孔和大孔对渗透率起主要的贡献;将氩离子剖光技术和扫描电镜(SEM)相结合对储层的孔隙类型进行了观察,总体表现为自上而下有机孔隙增加、无机孔隙减少;由解吸法测得总含气量介于0.44~5.19 m3/t,平均为1.97 m3/t,从上到下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研究表明,焦页1井海相页岩气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有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发育特征等。TOC是控制下部储层段的主要内在因素,也是提供页岩气储存空间的重要物质;成岩阶段晚期,黏土矿物组合发生变化,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变,形成新的微孔隙,增加了储层的孔隙度,对上部储层段有较大影响;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易于形成裂缝,可造成地层渗透性能的显著增强。总体来看,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的底部层段是优质储层,也是主要的产气层段。 张晓明 石万忠 徐清海 王任 徐壮 王健 王超 袁琪关键词:孔隙类型 上奥陶统 下志留统 涪陵地区页岩总孔隙度测井预测 被引量:17 2017年 页岩孔隙度是决定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关键因素,对页岩孔隙度进行定量化表征是实现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孔隙度预测的前提条件,也是开展页岩气评价的基础。涪陵地区是中国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重点区块,以涪陵地区测井、测试资料为基础,探讨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孔隙度的方法。基于研究区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起孔隙度的测井识别及其响应模型,研究区孔隙度与声波时差AC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83.4%,以此确定了声波时差作为孔隙度的地球物理响应参数。随后结合人造岩心的声波等测试数据,建立起单参数(孔隙度、矿物组分、围压、孔隙流体)影响的地层速度预测方程,通过分析单参数对地层速度的影响率,建立起单参数影响的孔隙度预测方程。结合涪陵地区A井的实测数据,构建起适合涪陵地区的孔隙度定量化表征方程。将涪陵地区B井的测井数据等代入方程,对方程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出的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进行对比,发现计算的孔隙度与研究区实测孔隙度吻合度高,相关性好,孔隙度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徐壮 石万忠 翟刚毅 包书景 彭女佳 张晓明 王超 徐清海 王任关键词:页岩 人造岩心 孔隙度 测井 中国东部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8 2017年 如何深入了解中国东部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岩浆活动特征是目前研究的前沿之一.为探讨早白垩世异常剧烈岩浆活动的区域构造成因并揭示中国东部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利用井-震及岩浆岩测试资料,对北黄海盆地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在空间上刻画了岩浆的侵入相、喷出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及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平面分布特征;在时间上划分出了包括早白垩世108~115Ma、134~145Ma在内的4期岩浆活动.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早白垩世早期,伊泽奈琦板块沿北北西斜向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板块剪切作用导致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使得盆地处于左旋伸展环境中,内部形成派生的北西向右旋、近南北向左旋的次级共轭断裂系并控制岩浆上侵底辟活动.经过综合分析,厘清了盆地岩浆活动及断裂演化过程与区域板块运动之间的耦合关系. 王任 石万忠 张先平 唐大卿 陈昊然 徐清海 徐壮关键词:北黄海盆地 岩浆活动 构造学 万昌地区永二段水下滑塌扇内上倾尖灭砂体识别 被引量:2 2013年 上倾尖灭型油气藏是岩性油气藏的基本类型之一.对上倾尖灭砂体的识别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任务之一.在对比单一利用地震资料、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进行砂体识别的优缺点后,提出运用波阻抗和瞬时相位相叠合的新方法对砂体进行识别.运用此方法,对万昌地区水下滑塌扇内部上倾尖灭砂体进行了精细解释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钻井岩心识别沉积相类型,结合均方根振幅属性和同沉积断层分布情况,可以准确地确定伊通盆地万昌地区永二段水下滑塌扇的分布范围;(2)用波阻抗和瞬时相位属性联合的方法对水下滑塌扇内部上倾尖灭砂体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万昌地区WC1井附近水下滑塌扇内至少有两期最具油气勘探价值的上倾尖灭砂体. 王晓龙 石万忠 何生 易智星 武子钰 徐清海 彭晓梦关键词:瞬时相位 伊通盆地 地震 油气藏 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层序构成特点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6 2015年 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属于湖相沉积。通过钻井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可以清楚地在下白垩统下部地层中识别出层序的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初次水进面以及最大洪泛面的特征。低位体系域包括下切谷、低位进积楔以及低位扇;高位体系域被层序顶界面及最大洪泛面所限定,并以发育有进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水进体系域位于低位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中间,以退积型准层序组为主要特征。通过地质分析可以概括出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1根据火成岩测试年龄及地震解释成果认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造成地层抬升减薄,导致了构造坡折带的形成。2基于坡折带以上4口井的岩性资料发现,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夹杂有红色泥岩。地震剖面显示层序顶界面超覆于底界面之上,层序分布范围明显小于其上覆和下伏层序的范围,同时在坡折带以下地区识别出了低位扇体和进积楔。以上证据表明该时期湖平面下降至坡折带以下地区且沉积中心发生迁移。3地震资料所显示的斜坡扇沉积,岩心资料所证实的砾石颗粒支撑和泥质填隙、泥砾的存在以及录井岩性所显示的高含砂量(60%~70%)均显示出早白垩世早期为持续大物源供给。因此,控制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形成的3个控制因素可以概括为构造坡折带的形成、湖平面的下降以及大物源的供给。 王任 石万忠 肖丹 夏飞 夏治旻 徐清海关键词:层序构成 下白垩统 北黄海盆地 富有机质页岩TOC含量的地球物理定量化预测 被引量:38 2016年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开采,而TOC含量是评价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TOC含量,能够弥补烃源岩取心少、实测样品分布不连续的不足。为了得到连续的、整体的TOC含量数据,达到对页岩含气层位有机碳含量的定量化预测的目的,以涪陵地区A井为例,从目的层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实测TOC含量出发,结合地球物理测井资料,采用多参数优选、交会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及ΔlgR法寻找与TOC相关性最好的参数,并以此建立区域性的统计学方程。利用该拟合关系式,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叠后反演,计算出TOC数据体。结果显示,预测TOC结果与实测值高度吻合,相关性好,误差小。计算得到页岩目的层位TOC含量为0.5%-5.15%。其中目的层第一段TOC含量为1.9%-5.15%,为优势层段。地震反演得到的TOC连井分布和平面分布特征与研究区4口井的实测与计算TOC值连井对比所表现的分布特征一致。表明用岩石测井密度与TOC关系所预测的TOC分布是准确可信的,此方法可以应用于涪陵地区页岩的勘探评价。 王健 石万忠 舒志国 徐清海 张晓明 徐壮关键词:页岩气 叠后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