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颖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疫苗
  • 2篇麻疹
  • 2篇抗体
  • 2篇抗体水平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腮腺炎
  • 1篇腮腺炎病毒
  • 1篇流感
  • 1篇流感疫苗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腮腺炎
  • 1篇麻疹流行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接种
  • 1篇接种副反应

机构

  • 4篇桂林市疾病预...
  • 2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4篇唐国荣
  • 4篇徐颖
  • 2篇汤杰
  • 1篇贝春华
  • 1篇邓曼玲
  • 1篇张建新
  • 1篇潘定权
  • 1篇秦春林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桂林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与麻疹发病的关系,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资料,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827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麻疹发病与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的关系。结果 8月龄组、<8月龄组、20岁组发病最多,分别占28.95%、27.19%、14.47%,其对应的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也较低,分别为1:456、1:370、1:339。健康人群麻疹IgG阳性率为72.43%,几何平均滴度为1:500。6岁组和18月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达到90.48%、89.47%,GMT较高的是18月龄组和50岁组,分别为1:978和1:811,阳性率和GMT较高的年龄组发病较少。结论麻疹流行情况和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直接关系,应加强人群血清学监测,特别是育龄妇女的血清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
汤杰徐颖张振开邓曼玲唐国荣李坚龙王七生秦金勇张建新李玉兰张桂芳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血清学
2015年桂林市12县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抗体水平的监测
2017年
目的:了解桂林市12县1~8岁健康儿童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防控策略及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桂林市12县1~8岁健康儿童380例,采用ELISA法进行3种抗体检测。结果:桂林市12县1~8岁健康儿童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0%,100%和85.53%。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在全市12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市12县1~8岁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两种疾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低,乙型肝炎疫苗有必要在薄弱地区与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
梁磬清唐国荣徐颖秦春林贝春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抗体监测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流疫苗)后副反应生情况,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对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进行常规副反应监测,并对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者进行个案调查,利用EXCEL2003及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市共接种368538人,报告副反应63例,报告发生率为17.09/10万,其中比例高的前3位是高热21例(33.33%)、群发性癔症16例(25.40%)、神经系统过敏反应7例(11.11%),发生率分别为5.7/10万、4.34/10万、1.90/10万;职业发生率前3位是医务人员(37.69/10万)、工人(36.68/10万)、农民(36.18/10万);男女性别比为2.15∶1(43/20),平均年龄19.81岁,平均发生时间6.3hr。结论甲流疫苗副反应发生率低,以发热和疫苗过敏性反应为主。
汤杰唐国荣徐颖梁磐清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副反应
桂林市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患病人群抗体水平及病毒基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桂林市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患病人群的抗体水平和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分型,为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静脉血免疫球蛋白G抗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的病毒Mu V小疏水蛋白基因的序列和基因型,构建SH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本次调查的桂林市26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1.75%,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1,P=0.668),但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16,P=0.003)。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3,P=0.092),而不同性别的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P=0.011)。有、无和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史不详者三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61,P=0.100;H=1.85,P=0.413)。从263份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6株腮腺炎活病毒和19例咽拭子核酸阳性标本,均为F基。结论桂林市婴幼儿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水平偏低;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桂林市腮腺炎流行主要是由F基因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
梁磬清潘定权唐国荣张瑛徐颖贝春华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抗体生成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