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栋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动物
  • 2篇群落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污染
  • 2篇金属污染
  • 1篇演替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修复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结构特征
  • 1篇重金属污染土...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漏斗
  • 1篇漏斗法

机构

  • 3篇韶关学院

作者

  • 3篇黄红英
  • 3篇李栋
  • 1篇刘静华
  • 1篇王福刚

传媒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金属污染土壤不同修复处理后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探讨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经修复后其土壤生态的变化情况,于2014.12—2015.12期间,采用干漏斗法针对经过不同修复处理后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污染抑制了某些土壤动物的生存,导致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与类群数锐减;而杜绝污染水源后,修复植物根系土壤动物群类群数与个体数增加,并且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纲等常见的土壤动物类群修复效果明显。说明被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在断绝污染水源后,人工种植修复植物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而且对根系土壤动物也有修复作用。
黄红英刘静华王福刚李栋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干漏斗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被引量:3
2018年
干漏斗是分离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实验装置。从快速、节能、环保及提高实验开出率的角度出发,在不影响土壤动物分离率的前提下,对干漏斗装置使用中土壤的放置方式、仪器的通电的时间及分离固定液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改进,摸索出快速分离土壤动物的方法。
黄红英李栋
关键词:土壤动物
重金属污染弃耕农田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组成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探讨铜(Cu)镉(Cd)混合污染弃耕农田演替修复能力,同时为筛选耐酸耐Cu、Cd污染的耐受性及富集性强的植物提供依据.2014年冬季至2015年夏季对韶关市曲江区沙溪镇的坝心村和大东村断水弃耕前的农田、藕田、池塘和水渠进行了弃耕演替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分别对共抽取5 000样方样地达到面积5 ha,共鉴定16科38种植物.弃耕后因水源及人为干扰因素导致弃耕田往沼泽湿地与旱地2个方向演替,撂荒隔断水源的水田变为旱地,弃耕后靠近水源的水田演替成沼泽湿地,湿地植物群落以芦苇、芦竹挺水多年生植物为主,构成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演替阶段;旱地植物群落组成与弃耕年限相关,弃耕时间短(5年内)的植物群落以一年生植物为丰富,垂直分布不明显;弃耕时间长(10年内)的以多年生草本为优势,垂直分布呈现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为顶层,底层为苔藓植物和一年生阴生植物.飞蓬、胜红蓟、牛筋草、铺地黍、野葛藤、斑茅及苎麻成为旱地演替的优势植物.
黄红英阮锦祥钟文聪李栋蔡暖华欧碧池谭易辉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次生演替植物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