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波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氮素营养特征与施肥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改进贵州小麦氮肥施用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氮素的营养吸收特征特性,探讨了小麦不同的的施肥模式。结果表明:1)小麦氮素吸收最大营养效率期在幼穗分化期,占最大吸收量的46.81%。2)6种不同施肥模式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差异极显著,施肥模式不同,小麦产量亦不同。其中以N2(基肥30%,分蘖肥40%,穗肥30%)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117.6g/盆。N2与N1产量差异不显著,与N4之间差异显著,与N5、N3、N6之间差异极显著。说明重视小麦穗肥的追施,符合小麦的氮素营养吸收特性,能使氮肥在小麦最大营养效率期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 杨玉波钱晓刚唐恒朋席亚楠姚正奎张恒栋
- 关键词:小麦施肥模式
- 不同追肥浓度对生菜生长、氮素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生菜为研究对象,在基肥氮素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复合肥的追肥浓度对生菜生长、氮素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发芽期和幼苗期,施用基肥可以明显促进生菜植株生长;发棵期,在低追肥浓度5%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4.02 g和3.18 g;产品器官形成期,在中追肥浓度10%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6.24 g和13.72 g。复合肥料1、2在低追肥浓度5%时产量最高,分别比次高产增产22.05%和30.85%。(2)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随着追肥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复合肥料1,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3.97 g/kg和38.08%;复合肥料2,肥料氮素利用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48.17%,植株全氮含量则在中追肥浓度10%时取得最大值4.02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植株的全氮含量差异不大。(3)不同追肥处理,复合肥料1在中追肥浓度10%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95 g/kg;复合肥料2在低追肥浓度5%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87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土壤的全氮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不同追肥浓度对10~20 cm中层次的土壤致酸作用较明显,此外施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综合以上指标的测定,为实现生菜的优质高产,建议追肥浓度以5%~10%为宜,产品器官形成期可以适当增加追肥浓度。
- 唐恒朋钱晓刚席亚楠马光敏杨玉波
- 关键词:生菜氮素利用土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