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亚楠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白腐真菌发酵中胞外蛋白酶对MnP的产生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在摇瓶试验中通过投加4种对应不同蛋白酶的抑制剂,研究了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固定化发酵过程中所产的胞外蛋白酶对其MnP的产生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在培养1d后投加Pepstatin A可使MnP峰值提高且提前1d出现,而投加PMSF、EDTA后MnP峰值出现时间不变但峰值皆下降;培养4d后投加PMSF和Pepstatin A可使MnP酶活提高且稳定性增强;培养过程中投加HgC l2均会抑制菌体生长,使MnP酶活水平较低.在培养1d后直接补入初级蛋白酶浓缩液,MnP峰值酶活稍有提高,且第3d补入初级蛋白酶浓缩液会使MnP提前1d出现.在离体条件下,EDTA和HgC l2均可抑制MnP酶活;初级蛋白酶和次级蛋白酶均会导致MnP不稳定,但投加PMSF和Pepstatin A后,MnP稳定性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初级蛋白酶部分组分对MnP的产生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初级蛋白酶和次级蛋白酶会导致离体MnP迅速失活,且证实其中2种组分——丝氨酸蛋白酶和天冬氨酸蛋白酶——可导致离体MnP不稳定.
- 熊小平文湘华白亚楠徐康宁钱易
- 关键词: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锰过氧化物酶稳定性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