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剑波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探测器
  • 1篇驱动电路
  • 1篇自由能
  • 1篇自组装
  • 1篇自组装技术
  • 1篇流体
  • 1篇脉冲放电
  • 1篇脉冲功率
  • 1篇脉冲功率技术
  • 1篇光探测
  • 1篇光探测器
  • 1篇SIC
  • 1篇BJT
  • 1篇表面自由能

机构

  • 2篇湖南大学

作者

  • 2篇肖剑波
  • 1篇王俊
  • 1篇何敏
  • 1篇沈征
  • 1篇肖靖
  • 1篇邓林峰
  • 1篇张渊
  • 1篇黄海清
  • 1篇刘小龙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应用于SiC BJT脉冲放电的快速驱动电路被引量:3
2017年
提出了1种应用于SiC BJT脉冲放电的快速驱动电路,采用电容储能的思想设计了SiC BJT驱动电路和脉冲放电电路。脉冲放电时,整个电路与电网间由高阻隔离;采用达林顿结构实现了充电电路;驱动电路基于硅MOSFET和硅BJT 2级电路,对光耦电流进行快速功率放大。实验结果表明,SiC BJT在脉冲放电时,基极电流从0过渡到器件导通所需电流的上升时间约为6ns。所提出的驱动电路设计思想对高压双极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快速驱动开发具有启发意义。
肖剑波邓林峰张渊黄海清王俊沈征
关键词:SICBJT驱动电路脉冲功率技术
薄膜光探测器绑定点的几何设计与仿真分析
2016年
目前,光器件在硅基衬底上的集成是光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基于表面张力的流体自组装技术应用于薄膜金属-半导体-金属(MSM)光探测器的集成上,其集成效果的优劣与器件绑定点的几何形状有关。为了有效预测薄膜MSM光探测器绑定点的间距和形状对集成效果的影响,利用MATLAB对其集成过程中表面自由能的分布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在介绍薄膜MSM光探测器的基础上,对其集成过程建立了平移和旋转仿真模型。然后,根据表面自由能与匹配度的线性关系,分别仿真出了不同间距和形状的绑定点在集成过程中匹配度的分布状况图。通过分析匹配度的斜率以及正确装配状态和误装配状态之间的关系,预测两端绑定点间距较长、绑定点形状为梯形时集成效果较好。最后,考虑到薄膜光电器件有可能需要区分正负极的情况,将其两端绑定点设计成不对称形状并进行仿真分析,尽量避免集成过程中出现正负极反接的状态。
刘小龙肖靖何敏肖剑波
关键词:表面自由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