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贲驰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电机
  • 1篇优化算法
  • 1篇振荡
  • 1篇摄像机
  • 1篇摄像机标定
  • 1篇摄像机标定方...
  • 1篇时域仿真
  • 1篇子群
  • 1篇阻尼
  • 1篇阻尼控制
  • 1篇线性二次型
  • 1篇历史数据
  • 1篇粒子群
  • 1篇粒子群优化
  • 1篇粒子群优化算...
  • 1篇内存
  • 1篇计算架构
  • 1篇架构
  • 1篇监测分析
  • 1篇二次型

机构

  • 4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海信集团有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作者

  • 4篇贲驰
  • 1篇夏德明
  • 1篇刘晓志
  • 1篇刘洋
  • 1篇陈志奎
  • 1篇王震宇
  • 1篇邵广惠
  • 1篇吴奕
  • 1篇彭飞
  • 1篇岳涵

传媒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流计算与内存计算架构下的运营状态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满足对电网实时运营状态分析过程中对用户实时用电量数据等大规模实时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的需求,实现对电网运营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分析支持,提出一种流计算与内存计算相结合的大规模数据分析处理的系统架构。将经过时间窗划分的用户实时用电量数据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实现对异常用电行为评价指标的构建;将基于抽样统计分析构造出的用户用电行为特征,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对用户用电行为类别的划分。从实际业务系统中抽取实验数据,验证了提出的异常用电行为和用户用电分析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同时,在实验数据集上与传统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流计算与内存计算相结合的系统架构在大规模数据分析处理方面更具优势。
赵永彬陈硕刘明王佳楠贲驰
关键词:流计算
基于畸变分离的摄像机标定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在摄像机标定过程中,为了避免对摄像机模型中的畸变系数进行多次重复标定,提出一种将二阶径向畸变系数与摄像机模型分离的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畸变形成的围线面积作为畸变评测函数,用模拟退火原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然后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标定摄像机的畸变系数和图像中心点坐标,最后计算其他的摄像机参数.该方法无需预先知道摄像机的任何内外参数,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实验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非线性优化方法相比,图像坐标的平均反投影误差明显减小,而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精度.
刘晓志齐迪迪贲驰
关键词:摄像机标定粒子群优化算法
用于短期风功率预测的历史数据深度迁移模型被引量:4
2022年
随着全球化石燃料短缺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得到重视。风能是被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之一,在生产工作中,风力发电作为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需要对其功率进行预测。依托风场日常记录的历史数据,传统学习模型可对风功率进行短期预测,但往往仅使用自己域内的历史数据作为分析对象,该类算法导致结果片面,局限性大,不能有效使用类数据中的隐含联系,抑制原始数据缺失或异常值引起的模型性能下降问题。笔者设计一种基于历史数据深度迁移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首先,使用带降噪处理的自动编码机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次,应用深度迁移方法共享隐藏层,挖掘特征之间的隐含联系。最后,从具有相似特征和地理位置的风场数据中迁移重要知识,提高模型准确率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较之未使用迁移的方法更充分利用现有数据,预测准确率显著提高。
彭飞贲驰马煜吴奕安丰强陈志奎
关键词:历史数据
基于二次型指标的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方法
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机组脱网,甚至影威胁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频率多且振荡频率变化的特点,文章研究了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风电机组状态空间方...
邵广惠夏德明阴宏民王震宇刘洋岳涵王克非贲驰
关键词: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线性二次型时域仿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