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关节炎
  • 2篇炎症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针刺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1篇新风胶囊
  • 1篇穴位
  • 1篇穴位针刺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机构

  • 8篇界首市人民医...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教育部

作者

  • 8篇贾光辉
  • 3篇刘健
  • 3篇万磊
  • 3篇王振林
  • 2篇黄传兵
  • 2篇马辉
  • 1篇刘磊
  • 1篇曹庆玲
  • 1篇任明兴
  • 1篇赵灿灿

传媒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对患者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腰突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针+药组给予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记录两组腰突症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两侧腰背伸肌群中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值(IEMG)的变化,检测两组Th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针刺组的82.86%,组间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左侧和右侧腰背伸肌群中MPF、IEMG逐渐上升(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左侧和右侧腰背伸肌群中MPF、IEMG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Th17、MCP-1、TNF-α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Th17、MCP-1、TNF-α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JOA评分逐渐上升(P<0.05),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JOA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腰突症可改善患者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及肌力水平,降低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疼痛。
曹庆玲贾光辉王振林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针刺腰椎间盘突出症
整体观念下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整体观念下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整体观念下采用推拿整脊手法,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采用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
王振林任明兴马辉贾光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退变性腰椎滑脱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腰背痛”、“腰脊痛”等范畴,非手术治疗主要以祖国传统医学推拿手法、牵引、针灸、理疗、中药内服等治疗,经过实践证明已得了满意的疗效,促进了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发展。
王振林牛俐贾光辉马辉赵灿灿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非手术治疗
基于Notch1/Jagged1/RBP-Jκ/Hes1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探讨复方雷公藤制剂改善关节炎症的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Notch1/Jagged1/RBP-Jκ/Hes1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探讨复方雷公藤制剂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雷公藤组、甲氨蝶呤组、Notch1抑制剂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构建佐剂关节炎模型。致炎后第19天开始,复方雷公藤组给予340 mg/L复方雷公藤制剂混悬液灌胃,每天1次;甲氨蝶呤组给予0.95 mg/L甲氨蝶呤混悬液灌胃,每周1次;Notch1抑制剂组给予0.56 mg/L Notch1抑制剂混悬液尾静脉注射,隔天1次;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各组均连续干预30 d。检测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末次灌胃结束后,HE染色观察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4、IL-10、IL-13、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炎症极化标志物CD86、CD206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Notch1、Jagged1、RBP-Jκ、He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外周血CD86表达占比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关节滑膜组织中Notch1、Jagged1、RBP-Jκ、Hes1蛋白相对表达占比均明显升高(P均<0.05),外周血CD206表达占比及血清IL-4、IL-10、IL-13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雷公藤组、甲氨蝶呤组、Notch1抑制剂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除Notch1抑制剂组)、外周血CD86表达占比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关节滑膜组织中Notch1、Jagged1、RBP-Jκ、Hes1蛋白相对表达占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外周血CD206表达占比及血清IL-4、IL-10、IL-13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复方雷公藤制剂可有效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1/Jagged1/RBP-Jκ/Hes1信号通路轴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赵磊万磊刘健刘健黄传兵贾光辉胡恩钦娄渊和
关键词:佐剂关节炎
基于巨噬细胞炎症极化研究新风胶囊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免疫反应的机制
2023年
目的:通过观察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症状积分值、炎症免疫指标、炎症极化标志物的影响,探讨新风胶囊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观察组口服新风胶囊,治疗周期为4 w。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G(IgG)、IgM、补体C3(C3)、补体C4(C4)、CD86^(+)、CD206^(+)及关节症状积分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F、anti-CCP、ESR、hs-CRP、IgG、C3、C4、CD86^(+)均显著降低,CD206+显著升高,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等关节症状均显著好转,观察组IgM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hs-CRP、CD86^(+)、CD206+等指标及关节压痛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CD86^(+)与RF、ESR、C3、C4呈正相关(P<0.05或P<0.01);CD206^(+)与RF、ESR、hs-CRP、C3、C4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新风胶囊可降低RA患者CD86+的水平,升高CD206+的水平,抑制巨噬细胞炎症极化,降低炎症免疫指标,改善RA患者体内炎症免疫反应。
赵磊万磊刘健贾光辉朱子衡刘磊李舒马熙檬
关键词:新风胶囊类风湿关节炎巨噬细胞炎症免疫
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37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81例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37例(脱落3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研究组患者37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中医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d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 Index,BASFI)、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持续时间的水平。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自觉腰背疼痛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8%(P<0.05)。治疗后两组的BASDAI、BASFI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ASDAI、BASF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MP-9、TGF-β1、IL-17显著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附戟通络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控制病情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保护骨质有关。
任利军杨坤张丙强贾光辉尹倩
关键词:温针灸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骨质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疾病活动度、骨破坏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关节炎症、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骼破坏。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不仅是RA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而且是预测RA疾病活动度及骨破坏进展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由于进行性骨破坏,RA患者的生活质量急速恶化,因此通过早期诊断及干预抑制疾病进展和关节破坏已成为重要的临床目标。本综述就抗CCP抗体检测RA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抗CCP抗体与RA疾病活动及与骨破坏间的相关性等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RA发病机制研究及诊疗提供新思路。
赵磊万磊刘健黄传兵贾光辉胡恩钦娄渊和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疾病活动
毫针穴位针刺联合面瘫散口服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毫针穴位针刺联合面瘫散口服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选取穴位施以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面瘫散治疗,持续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和面部残疾指数[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面部残疾社会生活功能指数(FDIS)]。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前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FDIP、FD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高于对照组,抬额受限、皱眉受限、闭眼异常、耸鼻受限、患侧面肌肌力障碍等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DIP高于对照组而FDIS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毫针穴位针刺和面瘫散口服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能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肌损伤,消除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贾光辉娄渊和张丙强卜凡
关键词:毫针针刺面神经功能急性周围性面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