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绍妹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相关药物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药品综合性评价
- 2024年
- 目的对不同规格的戈舍瑞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戈舍瑞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南》,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方法,围绕3.6 mg戈舍瑞林(A组)、10.8 mg戈舍瑞林(B组)、3.75 mg亮丙瑞林(C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等进行卫生技术评估。结果在有效性方面,A、B组雌二醇>5 pg·mL^(-1)的患者比例低于C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胃肠道反应发生率,A、B组低于C组(P<0.05),B组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1)。在经济性方面,B组从日均费用、年疗程费用、给药频次及成分效果比方面均优于A、C组。在创新性方面,专家认为B组更具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临床需求及推荐度A组占优势。在适宜性方面,B组药品技术特点及使用适宜性综合评分更高。在可及性方面,三组可获得性均较好,均存在短缺现象,可负担性B组更好。结论10.8 mg戈舍瑞林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但临床需求及推荐度不及3.6 mg戈舍瑞林。
- 郝慧慧刘文山丁传华闫绍妹李真真郭锡春
- 关键词:戈舍瑞林乳腺癌
- 主成分分析法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及价值,为相关科室提升医疗质量提供参考,及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10个指标,对指标同趋势化后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提取3个主成分,分别体现了医院诊疗质量、工作强度、床位投入三方面的情况。产二科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急诊综合病房的得分最低。结论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效果理想,能够较好地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依据。
- 闫绍妹杨丽琴韩士刚于宜琛
- 关键词: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平衡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22年
- 目的:观察平衡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平衡针刀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温针灸组以温针灸风府、风池、完骨、天柱治疗,1次/d,连续5d后休息2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平衡针刀组使用平衡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联合组在温针灸组的基础上使用平衡针刀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3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3组患者眩晕症状与功能(ESCV)评分,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ESCV评分及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I、RI均下降(P<0.05)。与温针灸组、平衡针刀组比较,联合组ESCV评分及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I、RI均下降(P<0.05)。与平衡针刀组比较,温针灸组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I、RI均下降(P<0.05)。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平衡针刀组为70.0%(21/30),联合组为93.3%(28/30),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温针灸组和平衡针刀组(P<0.05)。结论:平衡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CSA,可恢复颈部力学平衡状态,并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改善眩晕症状。
- 王鑫李艾琳闫绍妹李泉王金荣刘卫国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温针灸经颅多普勒超声
- 某三级医院2012年-2014年感染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2年-2014年某时间段内某医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2013年、2014年的12月10日0:00-24:00期间所有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2.52%、2.19%、1.74%,例次感染率依次为2.94%、2.37%、2.09%。医院感染现患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ICU(33.33%)、血液病科(11.39%)、肛肠外科(10.45%)、神经外一科(10.00%)、康复医学科(8.3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4.62%。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56株,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87%、34.61%、30.00%。结论:2012年-2014年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贾丽燕刘伟李福玲臧萍王林娟闫绍妹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