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悦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药剂
  • 3篇病原
  • 2篇药剂敏感性
  • 2篇病原鉴定
  • 1篇单胞
  • 1篇丁香假单胞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药剂筛选
  • 1篇叶枯病
  • 1篇抑制活性
  • 1篇致病变种
  • 1篇杀菌剂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甜瓜
  • 1篇农药
  • 1篇农药产品
  • 1篇种球
  • 1篇西瓜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省农业技...

作者

  • 4篇陈悦
  • 3篇白庆荣
  • 2篇赵廷昌
  • 2篇周默
  • 1篇韩双
  • 1篇王大川
  • 1篇边雪
  • 1篇孙慧颖
  • 1篇白雪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农药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君子兰种球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敏感性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有效防治君子兰(Clivia miniata)种球腐烂病,对长春市春莲集团君子兰基地的君子兰种球腐烂病病株进行了菌株分离和鉴定,同时进行了8种药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病菌形态特征和病菌基因组的ITS、EF序列分析,确定君子兰种球腐烂病由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引起。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为,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pH为7;菌丝生长最适光照为全光照,光照对产孢无明显影响;菌丝在NaNO 3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在以苯丙氨酸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最佳;在山梨醇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9℃,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病原菌(JZL01)对8种药剂的敏感性,病原菌菌丝对40%腈菌唑WP、50%咯菌腈WP、45%咪鲜胺EC、25%啶菌恶唑EC、70%甲基托布津WP敏感性较高,EC 50分别为0.001、0.020、0.020、0.070、0.090 mg·L^-1;病菌的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对45%咪鲜胺EC敏感性较高,EC 50分别为3.31、4.96 mg·L^-1,对25%络氨铜AS敏感性略低,EC 50分别为46.21、37.30 mg·L^-1,对430 g·L^-1戊唑醇SC的EC 50分别为85.47、80.55 mg·L^-1,但病菌大小型分生孢子对某些杀菌剂的敏感性并不完全一致,小型分生孢子对40%腈菌唑WP、25%啶菌恶唑EC的EC 50为16.25、123.44 mg·L^-1,而大型分生孢子对40%腈菌唑WP、25%啶菌恶唑EC的EC 50为297.44、11.09 mg·L^-1。
姜苏月王大川陈悦周默白庆荣
关键词:君子兰镰刀菌病原鉴定药剂敏感性
28个农药产品推荐剂量对西瓜噬酸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5
2019年
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简称Ac)引起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简称BFB)是西瓜和甜瓜生产上重要的毁灭性种传细菌病害。一旦发病,用于该病害防治的有效药剂的选择就极为重要。为了筛选出高防效药剂,笔者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乙酸素等28个农药产品的推荐剂量对2株西瓜噬酸菌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0.3%四霉素AS稀释30倍液和50倍液、30%乙蒜素EC 500倍液和700倍液、80%乙蒜素EC 1 500倍液和1 800倍液对供试菌株AacJ-N和Aac7500的抑菌活性较好,抑菌圈直径均在15 mm以上;46%氢氧化铜WG 700倍液和1 000倍液、53.8%氢氧化铜WG 500倍液和600倍液、20%溴硝醇WP 1 000倍液和1 500倍液、2%春雷·45%王铜WP(江门植保)470倍液和750倍液、3%噻霉酮ME 360倍液对供试菌株AacJ-N和Aac7500的抑菌圈直径在10~15 mm;其余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均无抑菌作用。不同菌株对相同药剂同一浓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白庆荣陈悦孙于淼吴佳鸿白雪赵廷昌
关键词:西瓜杀菌剂毒力测定
非洲凤仙茎基腐病病原学及药剂敏感性被引量:3
2016年
对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f.)茎基腐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害由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4-HG-Ⅰ融合群引起。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较适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生长较佳的培养基为OA和PSA,较佳的碳源为D-(+)麦芽糖、α-乳糖和可溶性淀粉,较佳的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p H=7时菌丝生长最好;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菌丝致死条件为51℃、10 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3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300亿个·g-1内生芽孢杆菌WP、1 000亿个·g-1枯草芽孢杆菌WP、25%肟菌·50%戊唑醇WG、40%氟硅唑EC敏感性较高,对其EC50〈1.0 mg·L-1,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非洲凤仙茎基腐病的首选杀菌剂。
孙慧颖陈悦周默边雪韩双白庆荣
关键词:非洲凤仙茎基腐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药剂敏感性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有效药剂筛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确定甜瓜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抑菌药剂。[方法]划线分离法获得分离物经柯氏验证菌株致病性,结合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抑菌圈法测定室内毒力。[结果]病原菌鉴定为丁香假单胞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在制剂推荐剂量下,0.3%四霉素水剂20 000~33 000 mg/L、30%乙蒜素水剂1429~2000 mg/L、80%乙蒜素水剂556~667 mg/L对病菌TG01的抑菌圈直径>15 mm;3%噻霉酮微乳剂2000~3333 mg/L、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667~1000 mg/L、60%进口叶枯唑粉剂3333~5000 mg/L对TG01的抑菌圈直径10~15 mm;47%春雷·王铜WP 1667~2000 mg/L对TG01的抑菌圈直径8.33~7.33 mm;其他供试药剂无抑菌活性。[结论]明确了甜瓜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菌为P. syringae pv. syringae,筛选出7种对该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药剂。
白庆荣谷月陈悦孙于淼吴佳鸿赵廷昌
关键词: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药剂筛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