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凌云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碳排放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有效经济增长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强度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异质性
  • 1篇节能
  • 1篇节能减排
  • 1篇经济学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环境经济
  • 1篇环境经济学
  • 1篇
  • 1篇成本性态
  • 1篇成本性态分析

机构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李虹
  • 2篇刘凌云
  • 1篇王瑞珂

传媒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碳汇杠杆效应下有效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基于成本性态分析视角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成本性态分析视角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为变动影响因素和固定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指标进行分解。运用改进Tapio模型和连环替代法,对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关系以及碳汇的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3-2004年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呈扩张性负脱钩,2005-2006年以及2011年呈增长连结,其他期间呈弱脱钩。从静态角度分析发现,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脱钩主要在于能源消费的脱钩;节能和减排在净碳排放脱钩动态演变中发挥双重主导作用;同时,碳汇杠杆效应可以防止出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提前脱钩的表象。
李虹刘凌云
关键词:成本性态分析有效经济增长
区域企业异质性特征、节能减排与碳排放强度——基于中国省市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选取中国各省市2007—2010年面板数据对工业企业异质性特征与地区碳排放强度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工业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业人员规模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正向作用,而企业效益与碳排放强度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降低能源排放强度、产生减排效果来降低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排放强度,通过节能与减排双重方式降低碳排放强度;工业企业效益提高了单位资产期望经济产出,没有很好地抑制非期望碳排放产出,无法降低碳排放强度。
李虹刘凌云王瑞珂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节能减排环境经济学低碳发展能源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