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荒漠孑遗植物裸果木的开花物候特征被引量:12
- 2017年
- 2014年和2015年连续2年对哈密和乌恰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自然种群的开花物候特征进行野外定点观测,并运用相对开花振幅、开花强度和开花同步性等参数对其开花物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种群每年均开1次花,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入始花期,开花进程基本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具有较高的开花同步性,呈现"集中大量"开花模式;在个体水平上,始花期、终花期在种群和年份间略有差异;单花持续时间在年际间是稳定的,但在种群间有所不同,即乌恰种群的单花持续时间略长于哈密种群;不同裸果木种群的开花数与结籽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同步性指数与相对开花强度间呈显著负相关;乌恰种群的始花期与开花数间呈负相关。裸果木个体开花振幅、开花同步指数及开花模式在种群和年份间的相似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在长期的地理变迁中形成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始花期和开花持续时间等开花物候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和气象因子(海拔、气温、降水及光照)差异造成。研究结果对于探讨该属植物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唐欣李新蓉
- 关键词:裸果木
- 荒漠孑遗植物裸果木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被引量:17
- 2016年
- 裸果木是亚洲中部荒漠区少有的第三纪孑遗物种,也是构成石质荒漠植被群落的重要建群种之一,由于人为干扰,其自然种群处于不断衰退中。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等方法,对裸果木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对于揭示该物种生活史特征并探讨影响其生殖成功的因素及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裸果木为两性花,花小,无花瓣,雄蕊10枚,外轮5枚雄蕊败育,胚珠1枚,开花盛期有少量花蜜并散发浓烈难闻气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之间存在46 h的重叠期,且不完全雌性先熟,柱头和花药在多数花的单花花期结束时并未接触,因此,裸果木花主要表现为适应异花传粉的雌雄异位特征;花粉/胚珠比(P/O)为1371.67±236.21,异交系数(OCI)为3;不同花粉来源(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同株异花和异株异花授粉)的花粉在柱头上均能萌发,但花粉管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的花粉管生长速度较快,自花授粉的花粉管生长速度最慢且部分花粉管(43%)在到达子房时停止生长,并未到达胚珠;人工套袋实验的结果表明,裸果木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然结种子数低,自然授粉花的种子数远远低于人工异株异花授粉花,说明存在由于异花传粉者不足造成的传粉限制。裸果木部分雌性先熟和雌雄异位是两性花为避免雌雄功能重叠,促进异交而采取的一种花部机制,其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类型且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不亲和和传粉限制是影响该物种有性生殖成功的主要因素。
- 李新蓉唐欣付文洁
- 关键词:裸果木花粉活力花粉管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