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为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34家苯系物相关企业接触苯系物作业工人333名为接害组、同时选取392名未接触过苯系物的人员为对照组,检测车间苯系物浓度和观察对象的血常规,对WBC、RBC、PLT计数和Hb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车间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接触苯系物组WBC、RBC、Hb和PLT异常率为4.50%、3.00%、5.41%、2.70%,对照组分别为0.77%、0.51%、2.04%、0.26%,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40、6.87、5.89、7.93,均P<0.05)。接触苯系物人员随接害工龄的增加,WBC、RBC和Hb异常率也随之升高,其中WBC和H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52、8.34,均P<0.05);女性接触苯系物工人WBC、RBC、Hb和PLT异常率均高于男性,其中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5)。结论接触低浓度苯系物的工人也会出现一定的毒性的反应,应加强用人单位健康监护管理,做好必要防护。
- 孙月平苏德文赵霞
- 关键词:苯系物外周血象
- 职业病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丙氨酸转氨酶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职业病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肝脏健康的影响,为控制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89家企业接触有害因素人员1 275名为接害组,同时选取未接触有害因素人员338名为对照组,用连续监测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接触有害因素人员ALT水平及异常率(15.29%)明显高于未接触人员(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0,χ2=6.73,均P<0.01);随接害年限的增加ALT水平及异常率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0,χ2=5.79,均P<0.05);接触物理、化学混合因素人员ALT异常率明显高于接触单纯物理、化学因素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0,均P<0.01);接害组男性ALT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8.92,P<0.01)。结论房山区相关企业作业人员ALT异常率较高,职业病有害因素对肝脏有一定间接损害作用,应加强用人单位健康监护管理,做好必要防护,降低职业危害。
- 孙月平赵霞苏德文
-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