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佳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心脏大手术中不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容量不足导致每搏指数低于正常的判断能力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非心脏大手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和每搏量变异度(SVV)对容量不足导致每搏指数(SVI)低于正常的判断能力。方法择期拟行骶骨肿瘤或后腹膜巨大肿瘤手术的患者12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和颈内静脉置漂浮导管,放置完毕后即刻测定HR、MAP、CVP、PAWP、SVV、SVI,每隔30min测定1次。如在预定测量时点之前的5min内为维持血压使用了去氧肾上腺素,则测量时间推迟到给药后5min时进行;如该患者需要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物或强心药物维持灌注压则本例采集数据停止,否则至手术末期降低七氟烷浓度时止。作HR、MAP、CVP、PAWP、SVV各指标相对SVI<25ml/m2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SVV判断SVI<25ml/m2的AUC为0.837;HR、MAP、CVP和PAWP判断SVI<25ml/m2的AUC分别为0.615、0.647、0.623和0.658。SVV的ROC曲线上约登指数最大值出现在界值为9.5%时,此时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74.6%。结论 SVV对容量不足导致SVI低于正常的判断能力中等,HR、MAP、CVP及PAWP的判断能力较低。
- 包睿范晓华邓小明李博毛佳
- 关键词:血容量不足每搏量变异度血流动力学
- 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心排血量监测法的初步应用及价值评估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与传统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CO)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心排血量监测(APCO)方法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观察液体负荷下血流动力学各监测指标的敏感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骶骨肿瘤、后腹膜巨大肿瘤手术患者12例,常规麻醉诱导后,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传感器和Viglieo监测仪,放置肺动脉导管鞘及六腔Swan-Ganz导管。以上操作完毕后,每间隔30min行间断心排血量(ICO)测定,同时记录APCO和CCO(经Swan-Ganz导管测得的连续CO)。采用Bland-Altman分析比较各监测方法测得CO间的差异,评价APCO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手术开始前无刺激时,七氟烷维持0.8MAC下,按理想体质量给予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30min内输注完毕。对比输液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小动脉楔压(PAWP)、每搏量变异度(SVV)、APCO、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等指标的变化,筛选敏感监测指标。结果:APCO-ICO为(-0.11±0.51)L/min,95%CI为-1.12~0.89;APCO-CCO为(0.15±0.50)L/min,95%CI为-0.84~1.13。APCO与ICO、CCO间的一致性好。快速输液前后,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P<0.05)、PAWP、SVV、APCO、SV、S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CO与热稀释法ICO、CCO相关性好,PAWP、SVV、APCO、SV、SVI是敏感的液体负荷后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
- 包睿范晓华邓小明李博毛佳
- 关键词:心排血量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