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钰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白念珠菌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机制
  • 1篇护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高表达
  • 1篇高表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颜钰
  • 2篇姜远英
  • 2篇曹颖瑛
  • 1篇姚响文
  • 1篇陈庆月
  • 1篇鹿辉
  • 1篇梅丽娟
  • 1篇林润
  • 1篇郑国华
  • 1篇赵柳娅
  • 1篇杨志红

传媒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念珠菌SPE1基因高表达菌株构建及鉴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SPE 1基因高表达菌株。方法将白念珠菌SPE 1基因的ORF置于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的MET3启动子后面,构建pCaEXP-SPE 1的高表达质粒,然后采用醋酸锂转染法将高表达质粒转染白念珠菌RM1000中,在SD-ura-met-cys-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抽取基因组进行PCR验证,将验证为阳性转染子的菌落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SPE 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验证。结果通过酶切鉴定pCaEXP-SPE 1高表达质粒构建正确;通过PCR验证表明SPE 1基因整合到亲本菌中的RP10位点;通过Real Time RT-PCR方法筛选出SPE 1基因在转录水平高表达的菌株。结论利用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等方法正确构建SPE 1基因高表达的白念珠菌。
姚响文赵柳娅颜钰鹿辉曹颖瑛姜远英
关键词:白念珠菌
白念珠菌耐药机制新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对于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其已日益成为一些重要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白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虽然目前有多种抗真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其耐药现象愈来愈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来有关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有了较新的进展。该文就新发现的白念珠菌的耐药机制,作一概述。
颜钰曹颖瑛姜远英
关键词:白念珠菌耐药机制
2006~2011年我国中医药护理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近6年来我国中医药护理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 disc数据库中发表的中医药护理的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2011年9月。同时手检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国内主要护理期刊,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表进行临床试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临床对照试验854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706篇(82.7%),半随机对照试验108篇(12.6%),非随机对照试验40篇(4.7%)。方法学质量分析显示:91.8%的纳入研究(784篇)均描述了组间基线资料可比性,并有明确的诊断标准(498篇,58.3%)和排除标准(178篇,20.8%);97.3%的纳入研究(831篇)统计方法运用正确。但只有55篇(6.4%)报告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10篇(1.2%)阐述随机序列隐匿方法;22篇(2.6%)采用了盲法;98篇(11.5%)报告进行了随访,93篇(10.9%)报告了安全性,20篇(2.3%)报告了失访及退出情况,2篇进行了意向性分析;所有研究均未报告研究方案,无法判断是否存在选择性报告偏倚,但21篇(2.5%)试验结果中的结局指标明显少于方法中的结局指标数,可判断为存在偏倚。符合Cochrane低风险标准2条及以上的研究共81篇,其中2009年10篇(12.3%)、2010年26篇(32.1%)、2011年前9个月27篇(33.3%),呈上升趋势。结论按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近6年来,中医药护理临床试验研究总体质量不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但研究质量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梅丽娟郑国华陈庆月林润颜钰杨志红
关键词:中医药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