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宁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植入
  • 2篇近视
  • 2篇高度近视
  • 2篇ICL
  • 2篇超高度近视
  • 1篇植入后
  • 1篇植入术
  • 1篇像差
  • 1篇近视患者
  • 1篇矫治

机构

  • 2篇武警部队

作者

  • 2篇聂晓丽
  • 2篇刘苏冰
  • 2篇左志高
  • 2篇尹黎
  • 2篇江红玲
  • 2篇马宁
  • 1篇买志彬
  • 1篇侯莹
  • 1篇汪洋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ICL或TICL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或TICL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我院手术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27例(186眼),均在球周麻醉下经3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植入ICL或TICL,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TICL轴向、等效球镜值、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分析等。结果术后97.85%患者裸眼视力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球镜度数均在-1.000.25D,柱镜度数均在-1.000D。术后眼压较术前无明显提高。术后12个月、24个月角膜内皮细胞(2615.6±144.92)mm-2、(2603.40±146.30)mm-2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夜晚眩光和光晕、高眼压、TICL轴向偏差和继发性白内障等。结论植入ICL或TICL矫治超高度近视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
左志高尹黎刘苏冰侯莹聂晓丽买志彬汪洋马宁江红玲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ICL
超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后对比敏感度及像差的变化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植入I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0例(87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裸眼视力均<0.10,最佳矫正视力为0.40~1.20,屈光度数为(-13.25±2.05)D(-11.25~-20.00D),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屈光状态检查、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视力:术后裸眼视力≥0.5者79眼(90.80%),≥1.0者22眼(25.29%),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69眼(79.31%)。高阶像差均方根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0.66±0.24)μm、(0.60±0.16)μm和(0.56±0.12)μm,与术前的(0.41±0.18)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术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聂晓丽刘苏冰左志高尹黎马宁江红玲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ICL像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