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彬铖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骨折
  • 3篇疗效分析
  • 3篇临床疗效
  • 2篇有限元
  • 2篇远端
  • 2篇桡骨远端
  • 2篇小夹板
  • 2篇临床疗效分析
  • 2篇关节炎
  • 1篇型胶原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有限元研究
  • 1篇有效率
  • 1篇远端骨折
  • 1篇正中入路

机构

  • 7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7篇黄彬铖
  • 2篇梁锦成
  • 2篇屈任伸
  • 1篇植月森
  • 1篇甄杰武
  • 1篇刘燕新
  • 1篇涂平生
  • 1篇刘伯昊
  • 1篇黎泽森
  • 1篇陈锐坚
  • 1篇黄晓红
  • 1篇黄健强
  • 1篇何小宇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5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Y型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Y型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Y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住院时间、骨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Y型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更佳,能够缩短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黄彬铖
关键词: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60例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病情处于活动期R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片,对两组血液样本进行理化指标血沉(ESR),类风湿因子滴度(RF)、C反应蛋白(CRP)检查,监测患者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Ig G,Ig M),并对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0.44%),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7/30),对照组26.67%(8/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结论临床治疗RA患者的过程中,雷公藤片能显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何小宇甄杰武黄彬铖黄健强
关键词:雷公藤片疗效
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有限元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有限元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11日我院收治的1例26岁健康男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该患者右前臂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桡骨远端三维模型。依据AO分型,人为划分骨折线,建立3种C型骨折前臂高阶四面体网格模型。并对3种骨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出相应云图。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其骨折类型中C1.1、C2.1及C3.1型的骨折块数较少,其骨折缝处为最大应力的集中处,也对维持骨折的稳定性带来一定优势。结论通过对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进行相关有限元研究,初步确定了其适用范围,可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黄彬铖
关键词:小夹板桡骨远端C型骨折有限元研究
有限元分析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有限元分析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正常桡骨CT薄层扫描图像,凭借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0.0,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0.01构建桡骨远端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桡骨远端骨折模型,采用传统小夹板固定实现紧固的目标。设定骨折端不稳移位的压缩,拉伸载荷分别是66.7N,内外旋载荷是22N,同时对常规杉树皮夹板的应力发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压缩情况下,夹板系统应力的最大值为29.89Mpa;拉伸情况下,夹板系统应力的最大值为25.48Mpa;外旋情况下,夹板系统应力的最大值及位移分别为32.69Mpa;内旋情况下,夹板系统应力的最大值及位移分别为30.33Mpa。结论建模方式与实际桡骨力学性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非常接近,且可以将患者真实的临床情况体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对桡骨结构及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可确定桡骨在骨折时应力应变与夹板固定后的改变,进而为夹板设计的完善及优化提供参考。
屈任伸梁锦成黄彬铖
关键词:外固定术有限元分析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探索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及术后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矢状面指数(SI)、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0.54±15.36)min、(194.54±30.69)ml、(9.54±2.67)d,均优于观察组的(115.65±10.88)min、(268.57±30.55)ml、(19.53±3.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分别为(26.65±2.22)mm、(99.54±2.69)%,均高于对照组的(20.54±3.69)mm、(54.23±4.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I、Cobb’s角分别为(4.44±2.03)、(3.54±2.22)°,均小于对照组的(18.57±3.54)、(17.74±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较为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黄彬铖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92例肱骨髁上骨折后正中入路双钢板与传统Y型钢板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肱骨髁上骨折后正中入路双钢板与传统Y型钢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于我院就诊的9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规组给予传统Y型钢板固定,实验组给予后正中入路双钢板固定,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手术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时间、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耗时、出血量、固定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给予后正中入路双钢板与传统Y型钢板的临床疗效相当,治疗时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屈任伸梁锦成黄彬铖
关键词:双钢板固定后正中入路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
双骨汤对中老年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双骨汤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治疗组,连续服用双骨汤,另选取2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检测尿环磷酸酰酸胺CTX-Ⅱ和尿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7%,与治疗前(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CTX-Ⅱ检测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骨汤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可缓解膝关节软骨破坏,具有治疗作用。
陈锐坚陈国鹏黄晓红刘伯昊刘燕新黎泽森黄彬铖植月森涂平生
关键词:骨关节炎有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