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婷婷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修辞
  • 4篇唐诗
  • 3篇修辞研究
  • 3篇语义
  • 2篇语里
  • 2篇语值
  • 2篇审美
  • 2篇比喻
  • 1篇叠字
  • 1篇读诗
  • 1篇修辞分析
  • 1篇修辞功能
  • 1篇疫情
  • 1篇义类
  • 1篇语法
  • 1篇语体
  • 1篇语体特色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变异
  • 1篇语义类别

机构

  • 10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冯广艺
  • 10篇何婷婷

传媒

  • 2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江汉学术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镜花缘》中《璇玑图》的解读诗说到回文审美修辞研究
2021年
李汝珍的《镜花缘》作为清代才学小说的代表,既注重内容美也讲究语言形式美。我们以《镜花缘》中对回文《璇玑图》诗的解读为考察对象,运用修辞学及相关理论,说明《镜花缘》中回文《璇玑图》解读诗的形式特征,解析回文《璇玑图》解读诗的语义内涵,分析回文《璇玑图》解读诗的审美特点及形成基础,以期丰富回文审美修辞研究。
何婷婷冯广艺
关键词:语义内涵审美特点
唐诗中的“凝”
2021年
"凝"在唐诗中是一个高频词,根据我们对《全唐诗》的不完全统计,"凝"在唐诗中出现950次,其在五言诗句中出现579次,七言诗句中出现320次,二者合计约占总数的94.63%,其他(三言、四言、六言等)诗句中共出现51次,约占5.37%。运用小三角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凝"在五言和七言诗句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其在唐诗中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内涵深邃,语用价值丰硕,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冯广艺何婷婷
关键词:唐诗语里语值
也说唐诗中的比喻词“类”
2019年
“类”用作比喻词在唐诗中较普遍。我们从唐诗中搜集到100个含“类”的诗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认为“类”可以出现在唐诗偶式诗句的上句(前句)和下句(后句)中的不同位置上;“类”所连接的成分(喻体)有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名词,有动词,还有不同的短语,“类”前可受副词等的修饰;“类”可以和其他比喻词组配使用,具有与其他比喻词功能同化、交错配置、巧妙勾连喻体和组构简明的比喻格式等语用价值;“类”是汉语比喻词词群中的重要成员。
冯广艺何婷婷
关键词:唐诗比喻词
论唐诗中的AA式叠字“悠悠”
2017年
本文以唐诗五、七言诗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AA式叠字"悠悠"为研究对象,运用"小三角"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悠悠"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统计"悠悠"的分布情况并对相关数据做详细阐释,说明"悠悠"的使用可以调节音律、丰富语义、增强语言的形式美、音律美和简洁美等。
冯广艺何婷婷
关键词:全唐诗语里语值
何祚欢作品语言中的仿拟修辞研究
2016年
八卷本《何祚欢文集》"汉味"十足,其语言风格幽默中不乏睿智、平易中不乏儒雅,这与何祚欢对各类辞格,特别是仿拟辞格的大量运用密不可分。何祚欢作品中的仿拟辞格的运用恰当得体,具有较高的语用价值。从表现形式、修辞功能、风格特点三个方面来看,何祚欢作品中运用的仿拟可以归纳为仿词、仿语、仿句、仿篇四种。通过统计这些仿拟辞格的分布情况并对相关数据做详细阐释、比较、说明,我们发现仿拟辞格形成了何祚欢作品语言幽默美、变异美、简洁美等特点,这也是何祚欢有别于其他湖北本土作家的个人言语风格特点。
冯广艺何婷婷
关键词:仿拟修辞修辞功能
论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的语体特色被引量:1
2016年
湖北评书名家何祚欢以独特的语体特色备受观众喜爱。本文从语体角度考察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的两大语体特色:一为巧用口语体,二为善于将书卷体融入口语体,进而分析他的评书流畅洒脱、细腻儒雅的风格特点。
何婷婷冯广艺
关键词:语体特色口语体
唐诗中的一种特殊七言句式
2020年
唐诗中有一种特殊的七言句式。这一句式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二者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前一部分中的宾语(处七言第四言)和后一部分的主语(处七言第五言)形、义相同,比肩而置,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具有递进、承接、因果、调转、循环和反向等关系,语义内容丰富多样。唐代诗人乐于运用这一句式,在运用中常常巧用多种辞格,组构均衡的表达格式,描绘客观景物,抒发主观情感,凸显了这一句式的语用价值。
冯广艺何婷婷
关键词:唐诗修辞
赋之比喻审美发展演变论被引量:1
2016年
赋是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一种文体,兴盛于汉代,衰落于近代。从比喻审美的角度看,汉赋中的比喻能够再现自然美,昳丽铺排,讲求修饰,辞藻华丽,气势恢宏,具有宏丽美。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中比喻突出自然美,彰显内容美,具有形象美。唐宋时期,赋中比喻凸显通俗美、情感美和形式美。金元明清时期,赋中比喻巧妙选择喻体,突出形象美;寓情于景,抒发情怀,具有情意美;比喻与其他辞格合用,结构精巧,富有形式美。
冯广艺何婷婷
关键词:比喻审美
何祚欢作品语言变异修辞研究
2016年
本文运用变异修辞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何祚欢作品语言的变异修辞。从分析何祚欢利用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因素形成的变异修辞入手,统计这些变异修辞的分布情况,比较、说明这些变异修辞的表达功能,揭示这些变异修辞的语用规律及其在形成语言变异美等方面的作用。
何婷婷冯广艺
关键词:变异修辞词汇语义语法
疫情背景下的谐音修辞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从形式特征、语义类别、语用效果三个方面分析疫情背景下的谐音修辞,论述了汉字(词语)谐音、数字谐音、英汉谐音、谐音双关、谐音仿拟和谐音别解等形式,探讨了常态化防控类、复工复产类和疫情反思类三个类别,认为巧妙地运用谐音修辞可以凸显语言的经济性,彰显语言的适应性,突出语言的新奇性。
冯广艺冯广艺
关键词:谐音语义类别语用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