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菲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红松人工林地表火排放PM_(2.5)及其水溶性碳特征
- 2024年
- 【目的】研究火干扰对野火排放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并了解野火排放PM_(2.5)参与大气碳循环的潜在能力,探究了火环境条件、火行为因素对野火排放PM_(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碳的影响,可为揭示野火干扰—野火排放颗粒物—大气环境之间的多过程相互反馈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量化野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为实验材料,通过开展不同载量,含水率,坡度预设条件的模拟燃烧实验,量化火焰高度、火焰长度、火焰深度、燃烧效率等火行为和火环境因素对PM_(2.5)、水溶性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随机森林回归重要性排序等方法分析火环境对火行为的影响,火环境、火行为对PM_(2.5)、水溶性碳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可燃物载量极显著影响PM_(2.5)、水溶性碳质量浓度(P<0.01),可燃物含水率显著影响水溶性碳质量浓度(P<0.05),但对PM_(2.5)质量浓度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坡度对PM_(2.5)、水溶性碳质量浓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可燃物载量与火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燃物含水率与火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5),坡度仅显著影响火焰深度(P<0.05);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对PM_(2.5)质量浓度影响较高的有火焰高度(39.12)、床层厚度(36.27)、火焰深度(35.01)、火焰长度(30.76),对水溶性碳质量浓度影响较高的有床层厚度(40.05)、火焰高度(31.98)、火焰长度(31.06)。【结论】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排放的PM_(2.5)及水溶性碳质量浓度特征显著地受到火行为的直接影响和火环境的间接影响。火环境能间接影响野火排放PM_(2.5)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碳。火干扰可以通过影响野火排放PM_(2.5)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碳对野火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持续性影响。
- 王欣宇李兆国杨光宁吉彬韩懂懂耿道通马尚炯吴菲
- 关键词:火环境火行为水溶性成分
- 我国温带森林立地系统中土壤镉抗性基因cadA的多样性及丰度研究
- 2010年
- 以土壤中重金属镉的细菌抗性基因cadA的多样性与丰度,间接反映目前我国森林立地环境中重金属镉生物有效态的影响水平.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调查寒温带、中温带及暖温带等温带森林立地系统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寒温带森林立地样品与中温带森林立地土壤的cadA基因的多样性与丰度水平较为接近,多样性指数均接近2.3,而暖温带森林立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 吴菲刘兆刚黄毅
-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生物有效性
- 应用微生物群落分子指纹图谱指导筛选一株杨树灰斑病生防菌被引量:2
- 2010年
- 杨树灰斑病是由杨棒盘孢菌(Coryneum populinum Bres.)引起的重要病害.运用拮抗微生物来防治杨树灰斑病已成为国际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分析了同一苗圃中健康小黑杨、感病但未发病小黑杨及发病小黑杨叶际的细菌微生物群落,在健康小黑杨及感病但未发病小黑杨叶际发现一株优势菌YY-1.该菌在发病小黑杨叶际未检测到.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指示,获得YY-1的纯培养并通过16SrDNA测序,分子鉴定该菌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峙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杨树灰斑病病原菌杨棒盘孢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可作为杨树灰斑病的生防菌.
- 黄毅胡春祥刘雪峰吴菲赵杨
- 关键词:灰斑病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拮抗生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