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4-2016年宜宾市某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了解宜宾市2014-2016年流感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流感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咽拭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各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培养。结果2014年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6.36%(66/1 038),2015年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5.30%(57/1 076),2016年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97%(52/1 046);2014年检出优势株是甲型H3N2,2015-2016年检出优势株是甲型H3N2和乙型;从年龄上看,ILI在5~14岁组、15~24岁组的阳性率较高,在0~4岁组的阳性率最低。结论宜宾市2014-2016年的流感活动强度基本稳定。近年来以H3和乙型为主,夏秋季为高发期。
- 张红蒋建
- 关键词:流感监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 2015—2020年宜宾市肉类食品沙门菌血清型及分子分型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宜宾市肉类食品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分子分型特征,分析沙门菌污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2020年宜宾市辖区(县)肉类食品沙门菌分离株29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并就地域、物种来源和售卖方式对沙门菌血清群检出构成比的影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9株沙门菌分离株共检出14种血清型(分属4个群),主要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吉韦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聚类分析显示PFGE分子分型为18种带型。肠炎沙门菌带型相似度100%,来自同一传染链;吉韦沙门菌有2种带型,鼠伤寒沙门菌有4种带型,相似度较差;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影响D群沙门菌检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地域分布(OR=1.053,P<0.05);影响E群沙门菌检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物种来源(OR=3.887,P<0.05)和地域分布(OR=1.227,P<0.05)。结论监管部门应从家禽养殖地地域来源和肉类物种来源两个方面加强宜宾市肉类食品安全监督。
- 刘欣玲王烜邓开旗黄玥张莹李玖洪毛俐张红
-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分子分型
- 2017—2020年宜宾市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及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宜宾市的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门氏菌等6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品风险评估和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系列标准中的相关方法,对2017—2020年宜宾市市售水果及其制品、餐饮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及其制品和调味品等5类主要食品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20年共检测394份食品,检出致病菌的样品77份,总检出率为19.54%,检出6种致病菌85株。结论宜宾市食品存在不同的污染,如水产及其制品,餐饮食品和肉及肉制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 张红王烜王喆文彭林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
- 宜宾市4类人群HCV检测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宜宾市2009-2010年男男同性恋(MSM)、性工作者(CSW)、性病门诊就诊者(STD)、静脉吸毒者(IDU)4类人群血清中的HCV抗体检测,了解该4类人群HCV的感染情况,为HCV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该4类人员的血清中的抗-HCV。结果共检测3 024人,其中MSM 663人,阳性率为0.3%、CSW 629人,阳性率为1.0%、STD 846人,阳性率为0.4%、IDU 886人,阳性率为72.8%。结论宜宾市4类人群中,IDU人员的HCV感染率较高,这与静脉注射毒品有关,应该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干预措施。
- 张红孔苏卫王川勇王晓燕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HCV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