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园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甜瓜
  • 2篇果实
  • 1篇薯块
  • 1篇糖类
  • 1篇糖类物质
  • 1篇甜瓜果实
  • 1篇硼营养
  • 1篇钼营养
  • 1篇外源
  • 1篇外源赤霉素
  • 1篇马铃薯
  • 1篇马铃薯块茎
  • 1篇块茎
  • 1篇瓜果
  • 1篇果实发育
  • 1篇
  • 1篇
  • 1篇赤霉
  • 1篇赤霉素

机构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大庆市农业技...

作者

  • 4篇廉华
  • 4篇马光恕
  • 4篇施园
  • 2篇曲虹云
  • 2篇孙爽
  • 2篇张宇
  • 1篇毛同艳
  • 1篇王萌
  • 1篇马彦良
  • 1篇姜海洋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外源赤霉素对甜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以薄皮甜瓜品种金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处理方式,GA3设置3个浓度水平(20、40、80mg/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GA3对甜瓜产量形成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CK相比,浓度为40mg/L的GA3对甜瓜的产量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增产32.80%,是比较适宜的浓度。
施园马光恕廉华马彦良毛同艳
关键词:甜瓜赤霉素
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糖类物质的变化特点被引量:1
2016年
以克新13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旱作模式下测定出苗后60-90d块茎不同部位糖类物质的含量,研究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不同部位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糖类在块茎各部位间的含量有差异:不同部位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髓部最高;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髓部的蔗糖含量最高,皮层区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均为皮层区最高。相关分析表明,髓部淀粉含量与还原糖、蔗糖、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块茎髓部对淀粉积累起了关键作用。
姜海洋马光恕王萌施园高铃铃廉华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糖类物质
硼营养对甜瓜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向甜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设置了0.2%、0.4%、0.8%、1.6%共4种质量分数,以清水为对照(CK),探讨不同硼素营养水平对甜瓜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水平硼素处理均能一定程度提高甜瓜果实中的总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在授粉后30 d,与CK比较,硼素质量分数为0.8%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增幅最大,总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增幅分别达到42.3%、54.1%、33.2%、21.2%、28.1%,是甜瓜生产上相对比较适宜的硼素用量。
孙爽廉华马光恕张宇施园曲虹云
关键词:甜瓜果实
钼营养对甜瓜果实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甜瓜品种"金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式,设置不同钼营养浓度水平分别为0、0.1%、0.2%、0.4%、0.8%,通过测定甜瓜果实横径、纵径、叶绿素含量、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单瓜质量等指标,研究钼营养对甜瓜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4%钼营养处理水平时,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改善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少硝态氮累积,也促进了植物对硝态氮的转化和利用,增大果实横径、纵径及单瓜质量,从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张宇施园马光恕孙爽廉华曲虹云
关键词:甜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