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耐药
  • 1篇多位点序列分...
  • 1篇血小板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类
  • 1篇碳青霉烯类耐...
  • 1篇碳青霉烯酶
  • 1篇青霉烯
  • 1篇青霉烯类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末梢
  • 1篇末梢血
  • 1篇耐药性
  • 1篇耐药性分析
  • 1篇抗凝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型检测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金山区...

作者

  • 3篇王峰
  • 2篇袁轶群
  • 1篇杨立功
  • 1篇罗晓华
  • 1篇孙景勇
  • 1篇李刚
  • 1篇张芳芳
  • 1篇王纪华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中bla_(NDM)基因型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临床分离的18株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19 mm的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la_(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型别;通过质粒转移接合试验了解耐药基因是否可以通过质粒进行水平传播;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8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中6株扩增到bla_(NDM)基因,其中4株为bla_(NDM-1),2株为bla_(NDM-5)。6株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中3株成功进行转移接合试验,MLST发现6株产酶菌株共分为5个ST型(ST5018,ST354,ST405,ST2967,ST156),与PFGE结果中5种不同的DNA谱型(A^E)相对应,其中2株菌株同为ST5018型且为PFGE-DNA谱型中A型的不同亚型(A1,A2)。结论本研究检出产NDM酶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bla_(NDM)阳性病例多为散发,但由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在bla_(NDM)的播散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上海地区首次检出NDM-5型碳青霉烯酶,应引起重视。
王峰孙景勇张芳芳袁轶群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EDTA抗凝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影响的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末梢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的影响。方法:186例门诊患者末梢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5 m in、10 m in、20 m in、30 m in、60 m in采用Sysm ex xs-800 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测定同时进行手工计数法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ysm ex xs-800 i血细胞分析仪的末梢血血小板在10 m in^60 m in测定与即刻、5 m in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常规测定中PLT在10m in^60 m in结果比较稳定。
王纪华王峰
关键词:血小板EDTA
477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477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按常规送检的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对分离出的47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77株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菌株)的标本分布以呼吸道分泌物为主。重症监护(ICU)病房21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8.9%、32.7%、25.5%、61.9%,对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45株。非ICU病房26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7.9%、19.0%、11.3%、35.0%,多重耐药菌6株。结论自ICU病房分离的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非ICU分离株高,多重耐药菌株多。
袁轶群李刚罗晓华杨立功王峰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重症监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