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秀丽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儿童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突变
  • 1篇转移酶
  • 1篇肽转移酶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白血...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基因多态性研...

机构

  • 2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2篇岳丽杰
  • 2篇袁秀丽
  • 1篇谢偲
  • 1篇张洪洪
  • 1篇郑苗苗
  • 1篇杨春兰
  • 1篇胡椿艳
  • 1篇刘畅
  • 1篇任艳飞
  • 1篇丁慧
  • 1篇宋萍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GH基因多态性研究及一个新的错义突变T191G的发现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γ-谷氨酰水解酶基因(γ-glutamyl hydrolase,GGH)T16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儿和正常儿童中的频率分布特征,并以期发现新的多态性位点。方法:应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对90例AL患儿和120例正常儿童的cDNAs进行GGH T16C基因型的筛查。结果:在GGH的第2外显子发现一新的错义突变T191G,导致第64位氨基酸由亮氨酸(Leu)被色氨酸(Trp)替代。首次鉴定了中国儿童GGH T16C多态性,其在AL患儿及正常儿童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0%和17.1%,两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无相关性。结论:首次确定了国内汉族儿童GGH T16C的等位基因频率,并发现一新的错义突变GGHT191G。
张洪洪岳丽杰袁秀丽郑苗苗胡椿艳杨春兰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急性白血病儿童
谷胱甘肽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 HD-MTX不良反应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Nest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51例儿童ALL GSTP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对HD-MTX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查出3个GSTP1 SNPs位点即rs1695(A313G)、rs1138272(G439T)和rs4891(T555C)。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包括32例(62.7%)野生型、16例(31.4%)杂合型和3例(5.9%)纯合型,rs1138272多态性位点仅包括1例(2.0%)杂合型和1例(2.0%)纯合型。3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6%、2.9%和21.6%。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减少有关(OR=0.25,95%CI=0.06~1.00,P=0.049),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高危组患儿胃肠毒性发生有关(OR=0.125,95%CI=0.02~0.78,P=0.026)。结论: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化疗后外周血血红蛋白降低以及中高危组ALL儿童发生胃肠毒性有关。
任艳飞袁秀丽岳丽杰邹泽巧谢偲丁慧宋萍刘畅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