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1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坡折带
  • 1篇断陷
  • 1篇断陷湖盆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过程
  • 1篇油田
  • 1篇区块
  • 1篇主控因素
  • 1篇转换带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腹...
  • 1篇侏罗系
  • 1篇西部凹陷
  • 1篇辽河盆地
  • 1篇辽河西部凹陷
  • 1篇湖盆
  • 1篇夹层
  • 1篇隔层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鲍志东
  • 4篇赵华
  • 2篇赵艳军
  • 1篇伍星
  • 1篇付晶
  • 1篇赵小庆
  • 1篇王勇
  • 1篇王志强
  • 1篇吴博然
  • 1篇张震
  • 1篇刘桂珍
  • 1篇李晓光
  • 1篇柴秋会
  • 1篇司敏娜
  • 1篇罗小玉
  • 1篇刘宗飞
  • 1篇刘忠明
  • 1篇王勇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油气成藏过程对低对比度油层形成的控制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低对比度油层的识别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解决其成因是识别低对比度油层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以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油田青二段为例,重点研究了油气成藏过程在此类油层形成中的控制作用。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油田青二段为典型低孔—低渗储层,油气运移的阻力相对较大,圈闭构造幅度较小,因而油气成藏动力相对不足。油气成藏过程中成藏动力不足、多期成藏和成藏后受构造活动改造等原因导致油水关系复杂,这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赵艳军鲍志东付晶王志强刘忠明赵华
关键词:成藏过程
构造转换带储集体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为例被引量:29
2011年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储集砂体分布特征为例,探讨构造变换带优质储层的形成机制与变形特征,开展构造转换带的构造-沉积-成岩作用等对物源、砂体、岩石物理等的控制作用的研究。盆地构造转换带控制主要物源与水系,进而控制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构造转换带与坡折带共同控制沉积相带展布;构造转换带、坡折及沉积层序格架联合控制砂体时空展布及其储层质量:在大的构造转换带、高坡降比的坡折等条件下,在低位域沉积期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等,形成大规模的储集体,在高位域沉积期发育较大规模三角洲沉积等。对构造转换带的综合研究,可深化对坳陷盆地沉积体系发育规律认识,进而提高对油气储集体的预测精度,对陆相湖盆沉积学及其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鲍志东赵艳军祁利祺司敏娜吴博然罗小玉赵华伍星
关键词:构造转换带坡折带储集体
断陷湖盆储集砂体发育的主控因素——以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为例被引量:27
2009年
断陷湖盆是我国东部新生代发育的主要含油气湖盆,探讨这类盆地储集砂体发育主控因素,对油气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沉积—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理论与技术,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古地貌、基准面和湖平面变化是断陷湖盆储集砂体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除了沉积环境,构造运动造就的古地貌影响最大。西部凹陷古近纪古地貌包括古隆起、古沟谷、古台地、古坡折和古断槽等单元类型,它们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展布和砂体的发育。根据构造特征,古坡折分为断阶型、陡崖型和陡坡型,它们分别对应于冲积扇-扇三角洲-远岸浊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近岸浊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和冲积扇-近岸浊积扇沉积体系等的发育。
鲍志东赵立新王勇王勇李晓光刘桂珍刘桂珍张震
关键词:断陷湖盆坡折带西部凹陷古近系辽河盆地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为例被引量:59
2013年
基于'模式拟合、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结合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257口井测井资料及近10年的生产动态资料,对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探51区块泉四段扶余油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进行分析,探究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内部构型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及识别标志。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单河道砂体宽度为300~500 m,其识别标志分别为:河道间沉积、邻井砂体高程差异、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相邻砂体的'厚—薄—厚'组合;单河道砂体内部4级构型界面的倾角为0°~2°。明确了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中单河道砂体及单河道砂体内部增生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构型模型,为全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解剖提供了定量、可靠的地质模式。
赵小庆鲍志东刘宗飞赵华柴秋会
关键词:扶余油田隔层夹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