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琼琼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缘情
  • 1篇玄言
  • 1篇玄言诗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史
  • 1篇艺术史观
  • 1篇义利
  • 1篇义利之辨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经验
  • 1篇诗经
  • 1篇诗体
  • 1篇式微
  • 1篇抒情
  • 1篇抒情诗
  • 1篇情诗
  • 1篇理学
  • 1篇公共性
  • 1篇方法论
  • 1篇《诗经》

机构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赵琼琼
  • 2篇张节末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术月刊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缘情:作为审美经验的兴起与式微
2014年
"缘情"不仅是关乎诗歌性质的概念或定义,而且还代表了古人鲜活的审美经验。缘情作为审美经验,在反拨与改造言志传统中萌生,两汉的诗歌创作实践体现出从言志向缘情转折的迹象,《古诗十九首》奠定了"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模型。曹魏至西晋太康的诗歌承续十九首的传统,将"感物缘情"审美经验固定化。玄学启引的崇情思潮推动缘情审美经验发展,催生了诗文理论的缘情说;但玄言诗的兴盛动摇了缘情美学赖以存在的根基,缘情审美经验走向式微。其后有关"缘情"的阐说往往在解释学意义上创新,却不能主导诗歌的审美经验和创作技术走向。在中国美学史上,缘情美学尽管地位重要,但仍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解释限度。
赵琼琼
关键词:缘情审美经验
论玄言诗的诗体革命被引量:1
2012年
玄言诗在中古并不是另起炉灶的一个诗类,它是玄学时代诗人们援玄理入诗,各传统诗类被逐步玄学化的结果,具有反缘情、抑比兴和尚自然三大诗学特点。玄言诗创作最初的冲动来自时代危局之下诗人们欲以理思消释、放逐情感的要求,遇"物"不再生情,而转向"理"的体悟。悟理渐次胜过缘情,景与情的架构为景与理的架构所取代,赋体化和玄学论辩成为玄言诗常用的结撰手法,比兴模式遭冷落。"玄对山水"的态度使自然获得了独立之品格,佛教观法的渗入也进一步引导景与理的架构获得直观之品格。赏爱自然的传统于是开启,描写技巧随之大获进步,为田园、山水诗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在中古诗歌从缘情到山水、田园的发展过程中,玄言诗成为诗体革新的关键环节。
张节末赵琼琼
关键词:玄言诗缘情比兴
胡安国对《春秋》之理学化诠释——以《春秋传》所论义利之辨与上下尊卑关系为中心的讨论
2014年
胡安国自觉承接理学道统,以理学家高度重视的"义利之辨"为孔子作《春秋》的重心,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诠释。他认为,王道、天理是"上下尊卑"的根基,义利之辨是《春秋》所载违背尊尊之史事的根由,而孔子对史事所作褒贬是对义利之辨寓意的显现,深入体察孔子笔法,有益于具体地把握超越性的王道、天理。通过把《春秋》与孟子义利观、二程理欲观紧密糅合,胡安国实现了对《春秋》的理学化诠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典的理学化"与"理学的经典化"。
赵琼琼
关键词:《春秋传》义利之辨
方闻与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方闻与高居翰的中国绘画史研究存在着概念阐释、艺术史观和操作方法的差异。对于夏皮罗的"风格"概念,方闻将其理解为以视觉结构及组合方式为主的形式系统,高居翰则注重其表示绘画特殊品质的内涵。在绘画史观上,方闻将中国绘画史看作一个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自足连续系统,高居翰则认为其是融合多种因素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两方面的差异促使二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在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上渐行渐远。
赵琼琼
关键词:艺术史观方法论
论《诗经》抒情的公共性被引量:3
2013年
《诗经》的创作和结集并不出于个人抒情的目的。其中大部分诗篇与政治、道德、社会等公共领域密切相关,代表了群体的经验,并多采取群体性的表述视角。即使以表现爱情或感伤情绪为主的诗篇,其情感呈现也往往依托公共的道德伦理规范、共同的社会风俗仪式以及诗乐舞合一的表演形式等公共性平台展开,成为公共化而非个人抒情的诗歌类型。《诗经》的情感描摹缺乏个性和明确的抒情主人公,并非表达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从流传的角度看,《诗经》在先秦大规模地公开传播,时人并未将它视为个人抒情诗,而赋予其政治辞令、教育手段、仪式乐歌等公共文本功能。因此可以说,《诗经》表现出鲜明的公共性倾向,并不符合西方"抒情诗"的标准,也与中国语境中的"缘情"概念有深刻的差异。
赵琼琼张节末
关键词:《诗经》抒情诗公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