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炳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结核瘤一例
- 2015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体检发现肝占位1天就诊,既往体健。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细胞数及百分比增高。
- 高炳
- 关键词:肝结核瘤影像学诊断
- 动态多层面MR T1WI灌注成像鉴别良恶性肌骨病变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多层面MR T1WI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肌骨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良、恶性肌骨病变的60例患者的MRT1WI灌注成像结果,将灌注曲线分为Ⅰ、Ⅱ、Ⅲ、Ⅳ型,比较良恶性肌骨病变的灌注曲线的形态、SI-T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首过时间及首过期信号的增幅变化;以ROC法确定诊断恶性病灶的阈值、且计算出其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结果:①Ⅲ、Ⅳ型灌注曲线常见于良性病变中,而Ⅰ型曲线常见于恶性病变中;②良性病变的SI-T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为3.45,而恶性病变的最大斜率为9.52;③良性病变的首过期信号的增幅平均值为28.11%,而恶性病变的为73.97%;④ROC分析结果示:当诊断恶性病变的阈值设定为首过增幅43.21%时,对应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6.52%、98.12%及93.11%。当诊断恶性病变的阈值设定为SI-T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5.02时,对应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3.52%、96.22%及91.41%。结论:动态多层面MR T1WI灌注成像有利于良恶性肌骨病变的鉴别诊断,值得在常规影像学检查未能够鉴别良恶性病变时考虑应用。
- 黄碧娟高炳张盼游斌
- 关键词:MR灌注成像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使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的具体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6例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为CT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作为超声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9.6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法具有方便性和安全性,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作为检查此病的首选方法。
- 高炳黄碧娟杨朝红游斌
- 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