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军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2篇油气
  • 2篇南黄海盆地
  • 2篇海盆
  • 2篇海盆地
  • 2篇北部
  • 2篇北部湾盆地
  • 2篇成藏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断陷
  • 1篇新生界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模式
  • 1篇油气成藏条件
  • 1篇油气田
  • 1篇油气田勘探
  • 1篇油田
  • 1篇有利区带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黄建军
  • 1篇席敏红
  • 1篇张铭
  • 1篇王文军
  • 1篇刘婷婷
  • 1篇王迪
  • 1篇郑军
  • 1篇王修平
  • 1篇张萍

传媒

  • 3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第五届全国沉...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坎波斯盆地X油田Marlim组深水扇弯曲水道形态表征及其时空演化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全球深水油气勘探中的深水弯曲水道形态刻画与描述问题,以巴西坎波斯盆地X油田Marlim组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运用地震沉积学分析方法,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分析、谱分解、相干切片等技术手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arlim组深水弯曲水道在不同发育时期形态特征不同,早期表现为低弯度窄水道,中期表现为高弯曲横向迁移复杂水道,晚期表现为低弯度宽水道。通过对深水弯曲水道形态特征的刻画和空间演化分析,为该类型储层精细描述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表征技术,提高了该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精度。
王允洪黄建军刘婷婷张铭孙帅
关键词:深水扇地震反演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被引量:18
2015年
结合近两年勘探成果,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开展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流沙港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古近系发育4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断鼻、断块、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发育,成藏要素时空配置良好,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有利。鉴于以上成藏条件研究及对本区超压的认识,提出以超压面为界的上、下2种油气成藏模式:超压界面以下油气以自生自储—侧向运移、上生下储—垂向运移的方式汇聚成藏;超压界面以上油气以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方式为主汇聚成藏。研究区近洼陷生烃中心的陡坡带和缓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张萍郑军席敏红王文军黄建军王修平
关键词: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条件北部湾盆地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对冲挤压变形与拉张断陷叠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南黄海盆地是中国近海至今尚未获得油气重大突破的(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叠合盆地之一,受对冲挤压性质的印支运动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区域已沉积的古生界及下中生界发生构造形变及抬升剥蚀,形成了不同程度、不同规模、不同走向的逆冲推覆断层及相应的挤压背斜构造。针对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与新生界构造叠加特征问题,运用地震剖面结构分析方法,将区域与局部地震剖面结构分析相结合,通过区域断裂特征解释确定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并结合不同层系地层变形特征,综合确定不同构造层系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挤压时期,南部坳陷位于南北对冲挤压弱变形带,主要发育相对完整的挤压背斜构造,在晚期拉张时期,南部坳陷在早期挤压变形的基底之上,发育了近东西走向的系列断陷。最终形成早期挤压构造与晚期拉张断裂构造叠合发育区带为研究区油气勘探突破有利区带的新认识。
黄建军牛华伟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始新世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指导意义
统流沙港组是北部湾盆地古近系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层段,尤其是流沙港组二段深湖-半深湖相泥岩的发育规模直接决定了区域的油气勘探潜力.北部坳陷是北部湾盆地目前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该坳陷内的油气资源探明程度和勘探程度存在明显的南、...
黄建军
关键词:油气田勘探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北部湾盆地
南黄海南部坳陷中新生界成藏有利区带预测被引量:3
2019年
南黄海盆地自开展油气勘探活动以来,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油气发现,整体研究程度偏低。为实现研究区成藏有利区带的预测,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区域二维地震测线解释,结合野外露头剖面资料、钻井资料等,对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烃源岩的发育、构造圈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南五凹烃源岩最发育,南四凹及南七凹次之,且中新生界阜宁组为主力生烃层系,以生油为主。该研究对于南部坳陷中新生界烃源岩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价,并预测了南五凹陷是最有利的生烃凹陷,邻近南五凹的有利构造圈闭易于成藏,优选出南部坳陷I类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对南部凹陷进一步的勘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戚家振黄建军王迪黄苏卫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烃源岩有利区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