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丹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基于2-DE与iTRAQ技术分析紫穗槐AM共生蛋白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与木本植物紫穗槐可以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丛枝菌根(AM),对紫穗槐AM共生蛋白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和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 TRAQ)对共生体成熟后期的紫穗槐菌根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2-DE技术发现3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4个上调、3个下调、15个特异表达。(2)i TRAQ技术共鉴定出3 473个AM共生蛋白,发现77个紫穗槐植物蛋白表达量显著变化,33个上调,44个下调;同时,在AM共生蛋白中还鉴定出9个AMF蛋白。结论:i TRAQ技术明显优于2-DE技术,且获得的试验结果成互补关系,两种技术并用更全面地分析了紫穗槐AM蛋白的差异性表达,为进一步揭示AM的共生关系和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 齐丹丹宋福强
- 关键词:紫穗槐
- 应用iTRAQ技术对紫穗槐菌根蛋白的分析
- 宋福强齐丹丹
- 紫穗槐AfUGPas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旨在了解UGPase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探明UGPase基因在AM真菌胁迫下,接种AMF诱导的紫穗槐植株与未接种AMF紫穗槐植株之间的差异。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如核酸序列比对分析、ORF分析、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等方法对该基因的核苷酸组成、蛋白质结构、系统进化发育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本研究得到Af UGPase基因全长为1831 bp,包含1个141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71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1584.2 Da,等电点为6.07。是一种稳定蛋白,不含跨膜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中,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大豆的UGPase在一个次级分化群。通过预测发现Af UGPase基因含有保守的Lys残基,参与酶的催化作用,是典型的UGPase蛋白,并在植物糖代谢、脂类调控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刘璇宋福强齐丹丹高扬于美迪赵天琦孙玉芳
- 关键词:紫穗槐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