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伍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高速叶栅在低速状态下的叶型设计及差异研究
- 2016年
- 基于试验成本等原因,常需要把工作在高马赫数下的叶片放到低速风洞进行吹风试验获得叶型的基本气动参数,这样就需要对叶型进行重新设计来弥补由于高低速气体压缩性改变导致的变化。本文对具有高升力系数的低压涡轮叶片T106A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在低速状态下能够匹配在高速流场中的载荷分布。在进行叶片的再设计过程中,采用改进全局优化遗传算法。在获得叶片中径位置匹配的同时,对叶顶间隙处的高低速流场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对于叶顶间隙处匹配的相关方法。
- 刘海建姚伍平华如南鲁民月曹为午
- 关键词:涡轮叶片模化叶顶间隙
- 基于欧拉梁的管路吸振器振动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针对用吸振器控制管路系统振动线谱传递的问题,本文用欧拉梁振动理论建立横向激励下管路—吸振器的连续体振动模型,用有限元方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激励及吸振器安装位置、控制对象和支撑刚度等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激励及吸振器安装位置对吸振器抑振效果影响很大,以管路系统模态频率或激励频率为控制对象时存在较大差异,管路的支撑刚度只在一定范围内对系统一阶固有频率有重要影响。
- 姚伍平彭旭唐文兵张针粒鲁民月
- 关键词:管路动力吸振器
- 密闭容器清吹过程流场及噪声特性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
- 2025年
- 利用压缩气体驱离流体是密闭容器清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工作过程中将形成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现象并诱发剧烈噪声。为揭示密闭容器清吹过程中复杂流动发展演化规律及流噪声形成机理,优化密闭容器清吹参数从而控制清吹噪声,该研究基于流体体积表面跟踪法和Lighthill声类比原理,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声学相结合的混合模拟方法对密闭容器清吹过程的流场和声场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密闭容器清吹过程中,高速气体射流将对液面产生剧烈的冲击作用而形成漩涡、液体破碎和气泡弥散等流态,诱发复杂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流动,从而激发剧烈的噪声并影响清吹效率。进气压力将直接影响密闭容器内部流场特性,并进一步影响清吹效率和噪声特性,当进气压力高于1.0 MPa时,气体将沿罐壁进入排水管路形成不稳定的气液混合流动,导致有效排除流量和清吹效率降低。噪声随进出口压差升高而增加,进气压力1.0 MPa时总声压级比0.3 MPa时高10 dB,为兼顾清吹效率和噪声特性,采用0.5 MPa的气体压力具有较好综合性能。根据密闭容器内部流场特性对进气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倾斜进气和倾斜渐扩进气结构,清吹效率分别提高了15.0%和27.0%,总声压级降低了10 dB和7 dB。
- 何豪杰张祖提姚伍平李红钢费銮龙新平王晓川
- 关键词:流噪声数值模拟
- 集成式管路弹性支吊架动力学特性研究
- 2019年
- 本文在建立集成式管路弹性支吊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集成式管路弹性支吊架动力学特性计算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集成式管路弹性支吊架螺栓预紧力的大小、额定载荷作用下的强度与刚度特性,以及支吊架前3阶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动力学特性计算方法有效性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额定载荷作用下,集成式管路弹性支吊架的垂向刚度值为1.81×106 N/m,其强度特性与固有频率均满足设计要求。
- 亢维佳鲁民月姚伍平卢兆刚
- 关键词:动力学特性
- 关于水泵进口流场均匀装置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水泵进口流场的不均匀性,设计3种流场均匀装置。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矩形格栅式的流阻系数是导流体式和同心圆式均匀装置的3倍以上,截面轴向速度角是影响流场均匀性最主要的因素,3种流场装置均能够明显增加进口截面的轴向速度角。导流体1D在进流状态较差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水泵出口叶频线谱,且在水泵进流状态较好时无明显恶化进流流场现象,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 刘海建徐俊周福昌苏胜利姚伍平
- 关键词:均匀度振动弯头
- 基于响应面分析的软磨料水射流清洗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优化可降解软磨料水射流清洗工艺,基于响应面法,建立了软磨料水射流清洗再制造零部件的清洗速率、比能耗、表面粗糙度关于射流压力、靶距、磨料浓度和进给速度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了软磨料水射流清洗再制造零部件各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清洗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不损坏零部件基体的前提下,分别以低比能耗和高清洗速率为目标制定了两套优化准则,以低比能耗为优化目标时,当射流压力为112 MPa、靶距为65 mm、磨料浓度为7%、进给速度为2.1 m/min时最佳,此时有最小清洗比能耗0.134 kW·h/m^(2),最大清洗速率为85.216 mm^(2)/s;以高清洗速率为优化目标时,当射流压力为139 MPa、靶距为80 mm、磨料浓度为5%、进给速度为1.8 m/min时最佳,此时有最大清洗速率104.435 mm^(2)/s,最小清洗比能耗为0.153 kW·h/m^(2)。研究结果可为软磨料水射流清洗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 黄呈棋王乐姚伍平程怀玉张祖提龙新平
- 关键词:磨料可降解再制造业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