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设施连作枯萎病黄瓜根际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群落特征
- 2022年
- 集约化设施黄瓜连作导致枯萎病高发,但根际功能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设施连作黄瓜为供试对象,通过采集枯萎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病株和健株根际间两种亚硝酸盐氧化微生物——硝化杆菌(Nitrobacter)和硝化螺菌(Nitrospira)丰度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病株根际亚硝态氮含量和Nitrospira丰度与健株无差异,但亚硝酸盐氧化潜势和Nitrobacter丰度更高(P<0.05)。Nitrobacter和Nitrospira群落多样性在病株和健株根际间均无显著差异,但群落结构显著不同。具体来看,病株根际Nitrobacter Cluster 6、Nitrobacter Cluster 5和Namibia soil Cluster 1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株(P<0.05),但Nitrobacter Cluster 2b和Nitrospira lineageⅡ平均相对丰度低于健株。亚硝酸盐氧化潜势与Nitrobacter丰度和Nitrobacter Cluster 6平均相对丰度均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亚硝态氮含量是影响Nitrobacter和Nitrospira群落结构最重要的土壤理化因子。本研究表明,设施连作黄瓜枯萎病的发生导致了植株根际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功能微生物群落及其活性的恢复应是设施连作病害土壤改良的重要方面。
- 郑晨萌刘星张影任秀娟陈碧华王菲申长卫吴大付
- 关键词:连作设施黄瓜枯萎病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植株生理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为探讨强筋小麦高效营养调控措施,以郑麦366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植株生理特征以及土壤理化和生化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共计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鸡粪和化肥配施(CF+CM)、豆秸和化肥配施(CF+SS)。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较不施肥籽粒产量显著增加20.90%~28.36%,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较单施化肥相比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产量构成要素上,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均无显著变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8.19%~10.86%,但在净光合速率上无显著差异。同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及碳氮比均无显著变化,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增加。此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较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细菌/真菌显著增加。整体来看,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冬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增加土壤养分供应,也能够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对于豫北地区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刘星张影靳亚果郜庆炉李东方
- 关键词:强筋小麦有机无机肥配施籽粒产量生理特征土壤性质
- 麦田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解磷能力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选用以植酸钙为磷源的培养基,对麦田土壤中的解磷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定解磷细菌种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根据培养液的实际pH测定其磷酸酶活性,利用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从麦田土壤中共筛选鉴定出5株解磷菌株,分别隶属于Bacillus、Arthrobacter和Pseudarthrobacter;5株解磷菌株对应的培养液pH显著下降,实际磷酸酶活性为5.18~6.39μg/(mL·min),从植酸钙中活化出的速效磷含量为2.49~3.55 mg/L,活化率为19.28%~43.54%,其对应培养液中的磷酸酶活性与pH以及速效磷含量之间分别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和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解磷能力最强的是菌株FLP36,属于Bacillus。
- 孙亚钦叶盛嘉范国安张影刘星吴大付王菲
- 关键词:解磷细菌磷酸酶活性解磷能力
- 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提高豫北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被引量:38
- 2020年
- 【目的】探究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豫北冬小麦筛选适宜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和2019年以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处理(T1)、常规施氮肥处理(T2)和3种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20%、30%和40%,依次表示为T3、T4、T5)。分析比较成熟期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结果】2018和2019年的产量结果表明,相比T2处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0%(T3)处理能实现小麦产量的稳产增产。2019年T3处理比T2处理小麦产量显著增加16.59%,随着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增加,小麦增产效应降低。2019年在T3处理下,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T2处理显著提高25.71%,T3处理相比T2处理籽粒的氮素积累量两年分别显著提高14.45%和22.20%。2019年T3处理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农学效率都显著高于T2处理。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中全氮含量影响不大,但相比T1和T2处理,2018和2019年在T3处理下土壤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通过产量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分析可知,小麦产量与植株氮素总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小麦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穗数与土壤养分中的NH4+-N含量和NO3–-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氮施用量为300 kg/hm2时,通过连续两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为总施氮量20%时,能显著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实现豫北冬小麦稳产和高产。
- 申长卫袁敬平李新华张帅垒任秀娟王菲刘星张影欧行奇陈锡岭
- 关键词:冬小麦化肥氮土壤肥力
- 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配施的土壤培肥效果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7年
-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土壤培肥材料被广泛应用,但其与传统有机物料的对比及配施研究还比较少。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与秸秆、发酵鸡粪单施及配施对壤质潮土和砂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种有机物料的培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有机物料(CK)、添加生物质炭(BC)、小麦秸秆(WS)、发酵鸡粪(CM)、秸秆和生物质炭(WS+BC)、鸡粪和生物质炭(CM+BC)。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增加了砂土玉米生物量和株高,3种有机物料的提升幅度排序为:鸡粪>生物质炭>秸秆,鸡粪还可增加壤质潮土玉米生物量和株高。添加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生物质炭的提升幅度最大。此外,3种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各异,单施鸡粪分别增加壤质潮土和砂土的碱解氮22.08%和26.67%,速效磷91.92%和53.65%,脲酶活性40.54%和36.94%;单施生物质炭分别增加壤质潮土和砂土速效磷83.52%和89.91%,速效钾79.38%和127.02%,过氧化氢酶活性3.41%和11.22%,却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且与鸡粪配施后会抑制鸡粪中氮的有效性;单施秸秆分别增加壤质潮土和砂土速效钾49.48%和63.02%,β-葡糖苷酶活性51.86%和59.09%;生物质炭与鸡粪或秸秆配施可以更均衡地提升土壤肥力。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玉米生物量和株高与土壤氮、磷供应正变化的第2主成分(PC2)得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3种有机物料中,鸡粪对土壤氮、磷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影响最大;秸秆对土壤钾以及纤维素分解相关酶影响较大,而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的提升作用更均衡,且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最高。秸秆或鸡粪配施生物质炭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土壤肥力。
- 张影刘星焦瑞锋李东方任秀娟吴大付陈锡岭
-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物料玉米土壤酶活性
- 小麦根际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解磷能力鉴定
- 2022年
- 分别以植酸钙和磷酸钙为磷源,利用平板稀释法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解磷细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PSB),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其种类,并根据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对其解磷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小麦根际土壤中筛选出5株解有机磷细菌和5株解无机磷细菌,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谷氨酸杆菌属(Glutamici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泛菌属(Pantoe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拉恩氏菌属(Rah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植酸钙或磷酸钙为磷源的菌株培养液pH均显著下降,实际磷酸酶活性范围在5.93—7.14μg∕(mL·min)或6.37—8.71μg∕(mL·min),活化出的速效磷浓度为3.5—5.3 mg∕L或34.1—69.7 mg∕L,活化率为43.3%—67.3%或30.7%—72.0%;解磷菌株对应培养液中的磷酸酶活性与pH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速效磷浓度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菌株LP17和LM分别具有较强的降解有机磷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隶属于芽孢杆菌属和肠杆菌属,为进一步研制高效解磷菌剂提供研究基础。
- 李航李亚菲张影李东方吴大付王菲
- 关键词:解磷细菌植酸钙根际解磷能力
- 玉米根际解磷解钾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玉米根际解磷和解钾细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分析其生态适应性,以期为丰富解磷和解钾微生物资源库以及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优良菌株。【方法】利用平板稀释法从玉米根际筛选具有解有机磷和解无机磷能力的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其种类,随后挑选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最强的菌株,分析其解钾能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在玉米根际筛选获得9株解有机磷细菌和2株解无机磷细菌,其对应培养液中速效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18~4.479和5.383~6.242 mg/L。由系统进化树可知,这些菌株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贪铜菌属(Cupriavidus)、勒克氏菌属(Leclerci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解有机磷最强的菌株P4-5与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frederiksbergensis)聚为一支,解无机磷最强的菌株CP4-12与非脱羧勒克菌(L.adecarboxylata)聚为一支。菌株P4-5和CP4-12从含钾长石培养液中分解出的速效钾质量浓度分别为8.100和1.333 mg/L。菌株P4-5耐盐性强,不耐强酸、强碱以及中度以上干旱和高浓度农药;而菌株CP4-12耐盐性、耐旱性及耐药性均较强,但不耐强酸和强碱。【结论】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了2株兼具解磷和解钾能力的细菌,均具有耐酸碱、耐盐、耐干旱和耐农药能力,为微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 孙亚钦张书红张影刘星吴大付刘永卓王菲
- 关键词:玉米根际生态适应性微生物菌肥
- 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9年
-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壤质潮土和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腐殖化程度的传统有机物料(秸秆和腐熟鸡粪)单施及配施对壤质潮土和砂土有机碳储量、活性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和制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相同添加量下,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秸秆和腐熟鸡粪,在壤质潮土和砂土上分别较对照提升了63.15%和115.62%。另外,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稳态碳含量和土壤碳库指数(CPI),但降低了土壤碳素有效率(SC)和碳库活度指数(AI),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POXC)和碳库管理指数(CMPI)无显著影响,添加秸秆显著增加了2种土壤POXC含量、基础呼吸和CPMI。进一步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发现,秸秆可在培养前期(0~37天)大幅度提升2种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秸秆制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此外生物炭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受其施用量、外源活性有机碳输入和土壤类型的影响,高量生物炭(2%)对非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出较强的负激发效应,而低量生物炭(0.55%)对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出较明显的负激发效应。因此,从"固碳减排"角度考虑,秸秆制炭还田是更合理的利用方式,且应根据土壤施肥管理措施和土壤类型考虑生物炭的施用量,添加质量比为2%的生物炭可显著抑制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降低CO2排放,但应避开秸秆快速腐解期施用。
- 张影刘星任秀娟李东方吴大付陈锡岭
- 关键词:小麦秸秆生物炭有机碳矿化
- 水洗生物炭对2种类型土壤钾素淋失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探究生物炭对潮土和砂土钾素淋失的调控效应,通过土柱淋溶模拟试验,以水洗生物炭为研究对象,比较生物炭水洗前后不同形态钾含量、表面形貌和含氧官能团变化,进而探究不同用量水洗生物炭对2种类型土壤钾素淋失的阻控效应。结果表明:水洗处理可使生物炭水溶性钾含量由13.9 g/kg降至0.06 g/kg,而对生物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含氧官能团影响较小。水洗生物炭对潮土和砂土水分淋失的影响受其施用量的影响,表现为低量促进、高量抑制的趋势,添加1%水洗生物炭显著增加了2种类型土壤水分淋失总量。生物炭对2种类型土壤钾素淋失的影响各异,添加2%和4%水洗生物炭对砂土钾素淋失表现出显著的阻控效应(P<0.05),钾素淋失量分别较不加生物炭处理降低了21.2%和28.3%,而添加1%水洗生物炭却增加了潮土钾素淋失量(P<0.05)。另外,生物炭可提升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表层土交换性钾含量,且提升幅度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对砂土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因此,从钾素淋失角度考虑,生物炭更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较低、保肥能力差的砂质土壤上。
- 岳小松张影刘星程亚南王菲申长卫任秀娟吴大付
- 关键词:潮土砂土
- 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地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针对黄河地区地黄品种退化、产量下降、功效降低的问题,从改善地黄产地土壤入手,以怀地黄为试材,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地黄生长、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地黄的块根数和根粗,提高地黄产量和品质。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地黄块根中大量元素积累量在增加,尤其是地黄中全磷(P)积累量远高于全氮(N)和全钾(K)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根际土的p H值,提高根际土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考虑地黄块根产量、品质、养分积累以及土壤肥力变化,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500 kg/hm^(2)是黄河地区中等肥力地黄田增产稳收的合理施肥方式。
- 高添王琰孙凯姜慧慧齐瑞玲任秀娟王菲刘星袁敬平张影申长卫
- 关键词:地黄生物有机肥根际土壤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