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方

作品数:23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兵器科学与技...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纳米
  • 5篇火工品
  • 5篇MEMS
  • 4篇原位
  • 3篇动力学
  • 3篇动力学研究
  • 3篇多孔
  • 3篇起爆
  • 3篇装药
  • 3篇微流控
  • 3篇
  • 2篇等温
  • 2篇叠氮
  • 2篇原位反应
  • 2篇起爆药
  • 2篇气固
  • 2篇热重
  • 2篇组件
  • 2篇纳米线
  • 2篇HNS

机构

  • 23篇陕西应用物理...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3篇张方
  • 19篇王燕兰
  • 10篇张蕾
  • 5篇张蕊
  • 5篇褚恩义
  • 5篇陈建华
  • 4篇解瑞珍
  • 3篇薛艳
  • 3篇张植栋
  • 2篇孙星
  • 1篇张蕾
  • 1篇姚洪志
  • 1篇刘军山
  • 1篇王海福
  • 1篇付东晓
  • 1篇姜元勇
  • 1篇黄健
  • 1篇任小明
  • 1篇杨利
  • 1篇金贞淑

传媒

  • 13篇火工品
  • 5篇含能材料
  • 1篇兵工学报
  • 1篇火炸药学报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四代火工品概念补充探讨被引量:9
2020年
在本刊2018年第1期“第四代火工品概念初步探讨”一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MEMS火工品技术研究进展,对典型MEMS火工品结构组成中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重新梳理和定义了微作动机构、微火工装置、微火工序列、低极限药量起爆药等概念,初步建立了从组件、器件、装置到序列等的MEMS火工品概念框架,为未来第四代火工品设计开发奠定基础。
褚恩义张方陈建华王燕兰薛艳解瑞珍
关键词:组件MEMS
微流控技术制备叠氮化铅起爆药及其改性被引量:8
2022年
针对常规叠氮化铅(Pb(N_(3))_(2),LA,Lead Azide)制备工艺存在自爆风险等问题,采用旋T型微流控芯片提供的微通道作为微反应器,借助其分子间扩散距离短、比表面积大、连续流动等特点,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制备了微纳米尺度的LA起爆药,并使用聚焦型液滴微流控芯片对制备的LA起爆药进行了球形化改性处理。研究了反应物流速、有机溶剂、晶型控制剂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并采用SEM、XRD、DSC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对比了微流LA、微球LA与常规粉末LA的感度及爆炸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微流控反应参数,可有效控制LA起爆药产物粒径,且制备的LA起爆药均为α型晶体;LA起爆药经球形化改性后,显著提高了其撞击感度H_(50)(25.5 cm到12.1 cm)、降低了静电火花感度E_(50)(1.98 kV到2.97 kV)和火焰感度L_(50)(26.3 cm到16.1 cm),同时提高了爆压(升高63.6%)。基于微流控技术的LA起爆药制备和改性是一种安全高效方法,为敏感起爆药的可控制备和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韩瑞山张方卢飞朋王燕兰张蕾陈建华张蕊王海福褚恩义
关键词:起爆药球形化感度
硅基微雷管的原位装药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微机电安全保险机构芯片化集成技术的发展,对基于微机电制造工艺的硅基微雷管提出了需求,雷管装药尺寸的减小要求含能材料感度高、起爆威力大。为解决微小尺寸敏感药剂装填的技术难题,文中采用原位生成多孔叠氮化铜的方法,对硅基微雷管进行装药研究。依据GJB/Z 377A—1994感度试验用兰利法测试硅基微雷管的发火感度,使用电流环测试硅基微雷管发火实际利用的能量,同时对输出威力进行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发火电路用充电电容为33μF时,硅基微雷管的平均发火电压为7.89 V,输出威力可以起爆六硝基杂异伍兹烷(CL-20)装药。
解瑞珍刘兰任小明张方李先林金贞淑
关键词:火工品输出威力
第四代火工品概念补充探讨
在本刊2018 年第1 期“第四代火工品概念初步探讨”一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MEMS 火工品技术研究进展,对典型MEMS 火工品结构组成中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重新梳理和定义了微作动机构、微火工装置、微火工序列...
褚恩义张方陈建华王燕兰薛艳解瑞珍
关键词:组件MEMS
Al/CuO纳米线阵列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014年
对基于热氧化法的CuO纳米线阵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热氧化温度、时间、镀膜工艺和热退火等因素对纳米线生长的影响,得到了适合CuO纳米线生长的最佳条件,并推测了可能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机理。此外,将PVD技术和硅基平面工艺相结合制备了Al/CuO纳米线含能阵列,并进行了表征和点火测试。
孙星张方王燕兰张蕾张植栋
关键词:ALCUO含能材料纳米阵列
原位反应法制备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被引量:13
2016年
以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为工作电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填充纳米铜颗粒的碳纳米管阵列,研究不同电沉积参数对碳纳米管填充铜纳米颗粒的影响规律;采用气-固原位反应法获得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含能阵列。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及其前驱体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其热性能。结果表明:当沉积电流为1 mA和10 mA,可获得填充效果理想的填充有纳米铜的碳纳米管阵列;气固原位反应过程中碳纳米管阵列不与叠氮酸发生反应。在热板点火作用下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可靠起爆。采用兰利法获得其50%电发火能量为3.09 mJ。
王燕兰张方张蕾张植栋韩瑞山孙星
关键词:碳纳米管阵列电化学沉积原位反应
基于未反应核模型的叠氮多孔铜合成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叠氮多孔铜的气固原位合成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问题,建立了二维稳态气固未反应核数学模型,对叠氮多孔铜原位合成过程中的晶体生长机制和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叠氮多孔铜的原位反应速率以及固体转化率与前躯体多孔铜的粒径、孔隙率、装药高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选取一组孔隙率约为80%,高度为1 mm,粒径分别为50,100,200,500 nm的前驱体多孔铜进行叠氮化铜合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与模拟仿真数据的产物成分比变化趋势一致,且最大偏差仅为2.1%。
张蕾张蕾张方王燕兰姜元勇杨利陈建华
关键词:气固反应原位反应
气固叠氮化反应的等温动力学研究
为研究气固叠氮化反应过程,采用等温热重(TG)法,测试叠氮化钠、硬脂酸以及铜粉混合物在120℃、130℃、140℃下的热重曲线,对气体释放及叠氮化过程进行表征,根据不同温度下的TG 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推算气固叠氮化反应...
张方杨爱武王天保王燕兰张蕾韩瑞山
关键词:热重
扫描电镜法用于多孔金属孔隙率的计算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金属,采用扫描电镜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多孔金属的SEM图像进行图像定量分析,得到了平均孔径及孔隙率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扫描电镜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操作方便,结果准确,有一定可行性。
王燕兰张方
关键词:多孔金属孔隙率SEM图像处理
纳米多孔铜/高氯酸钠复合物电点火头的原位制备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为制备纳米多孔铜/高氯酸钠复合物电点火头,以焊有桥丝的脚线为阴极,大面积紫铜片为阳极,采用电沉积法在桥丝上原位沉积纳米多孔铜;将沉积有纳米多孔铜的桥丝浸入高氯酸钠饱和溶液制得纳米多孔铜/高氯酸钠复合物电点火头。采用SEM,EDS,XRD等手段对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DSC研究了复合物的热分解性能,表明在402.09℃处有一尖锐的放热峰,放热量为171.8J/g。采用直流发火和脉冲电流发火的方法测得电点火头50%发火感度分别为0.55A和0.47A,两种测量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14和0.005;且在22μF电容、32V的测试条件下电点火头不发火。该方法将火工品药剂的原位合成与火工品的制造有效结合,避免了电点火头生产过程中操作者与药剂的直接接触,有利于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张方王燕兰付东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