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史学月刊》编辑部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从《德充符》看庄子德概念的道物二重性
- 2024年
- “德”的早期含义与天命密切相关,且最初得自帝和天。庄子之“德”,首先是一个表示道的概念,主要内涵是内在于万物的道,这使庄子之“德”具有道物二重性:道性是指万物之德共同具有的道的属性,此为德的同一性;物性是指“万物各有其德”中德的个体属性,此为德的分别性。对人而言,德即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和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特征,从道的角度讲,是德;从人和万物的角度讲,是性。德不是道与性的中介,德和性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德充符》中塑造了诸多形残德全、形全德残的形象,表达着德与形的对立。但德与形同出于道,二者同根同源,原本并不对立。德形之争是道性与物性的冲突,是人成为人之后,由于对名、利、智、识等人为之物的过度使用和追求,使天然的内在生命遭到我害而导致的一种人为对立。解除此“天刑”之轻的方法是“吾丧我”。离形去智之后,被外物、被人为遮蔽的天德彰显并充实起来,人类用这种“内在于自身的道”,便可与天地万物、与大道融为一体。而形残德全者具有的那些神奇能力,是道的力量。孔子在该篇的反复出现,更加凸显出德的道物二重性特征。
- 徐莹
- 关键词:庄子道性物性
- 让学术执行批判的使命——李振宏教授访谈被引量:1
- 2009年
- 李振宏徐莹
- 关键词:学术研究中学数学教师史学论文历史系